1 / 13
文档名称:

县、乡、村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县、乡、村规范.doc

上传人:wwlgqnh 2020/11/16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县、乡、村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大兴安岭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县、乡、村三级管理规范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人口计生委
二OO六年二月

县(区、局)级
●规划统计
一、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每年装订一卷存档。
1、统计报表每季度审核汇总上报一次,通过网络传报地区计生委规划科(同时报手工表),一、三季度报报表说明,第二、四季度报人口形势分析(对人口发展形势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情况分析一次,找出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对本系统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政府或相关部门解决的参谋意见),和出生名单。上报时间:下季度第一个月13日上报。
2、人口计划草案表(三县、四区报):与第二季度统计报表一同上报。
3、百岁人口调查表:与第三季度统计报表一同上报。
4、年龄别生育调查表:与第四季度统计报表一同上报。
二、档案、帐册:按照黑计生发[2000]44号文件要求设置和规范。佐证材料齐全,统一装订、长期存档。
1、 报表档案;
2、《计划生育证》审批登记册;
3、《计划生育证》审批档案,佐证材料齐全,统一装订、长期存档,有审批例会记录。
4、《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登记册,按年度装订存档。
三、生育证审批及管理:严格按照大署计生字〔2003〕26号(黑计生字〔2003〕15号)文件执行。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婴儿出生统计,防止出生漏报。
1、审批、发放实行集体月例会审批制度。成立审批领导小组,不得少于5人(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规划统计、政策法规、技术指导)。符合审批程序,佐证材料齐全,有审批记录。接到要求再生育申请后,应在1个月内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
2、再生育审批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和经办人应在《再生育审批表》中签名。领导小组组长对审批结果负责。
3、《计划生育证》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编号。编号共七位码,第一位为城镇和农村区别码,“1”代表城镇,“2”代表农村;第二位至第三位为年度码;第四位至第七位为发放顺序码。
4、农村取消再生育行政审批试点单位参照《农村取消再生育行政审批试点工作规程》办理。
四、责任状制定及考核评估:依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县区局实际制定目标责任状和考核评估方案;对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考核评估,年终兑现奖惩。
四、责任状制定及考核评估:依照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目标责任状和考核评估方案,对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考核评估,年终兑现奖惩。
●政策法规
一、流动人口管理:
1、保证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运行正常,成年育龄流动人口统计表每半年报一次。
2、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纳入常住人口同等待遇。
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1、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制度: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规范性文件清理及上报备案制度、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信访工作制度。
2、每半年汇总上报《计划生育行政案件统计表》和《人口和计划生育信访统计报表》。
3、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持有省政府法制部门颁发的行政执法证执法;计划生育行政案件处理、处罚档案,一案一档;使用全省统一的法律文书,文书填写标准规范,适用依据准确;严格执法程序(执法应2人以上):(1)立案;(2)***:客观证据包括被询问人身份证、户口、结婚证、新生儿医学出生证明(留存复印件或登记原始证件编号、新生儿照片),调查询问笔录(钢笔或炭素笔);(3)合议(3人以上);(4)处理决定;(5)送达(7日内完成);(6)执行(强制执行);(7)结案
4、行政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正常。
5、有计生信访工作档案。
6、每半年上报一次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情况。
三、政务公开上墙内容:
●国家计划生育“七个不准”规定。 ● 再生育审批程序。
●省计划生育“六个不准”规定。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程序。
●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程序。
● 手术并发症鉴定程序 ● 病残儿鉴定程序。
● 地、县二级举报电话、设举报箱
四、综合治理:
1、 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协调会会议记录、具体措施。
2、与相关部门签定《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状》。
3、综合治理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并开展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及人员协调会议,通报情况,研究人口计生工作相关内容;工作过程佐证材料存档。
4、建立综合治理专项档案盒,有关材料立卷归档(包括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