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机械制造系统和制造技术简介
制造系统: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 的有机体,称为制造系统。
制造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物料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运动。
制造过程由技术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质检,运输,储存等过程 组成。
制造工艺过程:技术准备,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一般称为制造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由若干工序组成。
机械加工中每一个工序又可分为 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等。
工序: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安装:在一个工序中,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每定位和加紧一次,称为一个安装。
工位:在工件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改变加工位置每占据一 个加工位置称为一个工位。
工步:在一个工序内,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 加工内容称为工步。
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加工内容。
按生产专业化程度不同可将生产分为三种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分 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
机械加工的方法分为 材料成型法,材料去除法,材料累加法
材料成型法是将不定形的原材料转化为所需要形状尺寸的产品的一种工艺方法。
材料成型工艺包括 铸造,锻造,粉末冶金,连接成型。
影响铸件质量关键因素是 液态金属流动性 和 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性。
常用铸造工艺有:普通砂型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陶 瓷铸造。
锻造工艺分 自由锻造 和 模膛锻造。
粉末冶金分固相烧结和含液相烧结。
连接成型分可拆卸的连接和不可拆卸的连接(如 焊接,粘接,卷边接和,铆接)。
材料去除成型加工包括传统的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
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有 车削,钻削,膛削,铣削,磨削,刨削。
切削运动可分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 使刀具与工件产生相对运动,以切削工件上多余金属的基本运动。
进给运动不断将多余金属层投入切削,以保证切削连续进行的运动。(可以是一个或几 个)
工件上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切削表面),已加工表面。
切削要素包括切削用量和切削层的几何参数。
切削用量是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的总称。
切削速度 主运动的速度。
进给量 在主运动一个循环内刀具与工件之间沿进给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
背吃刀量工件上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件的垂直距离。
特种加工分 力学加工,电物理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化学加工,复合加工。
力学加工分 超声波加工,喷射加工,喷水加工。
电物理加工有 电火花成型加工,火花线切割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
电化学加工有 电解加工,电镀,刷镀,电铸加工。
化学加工有化学铣削和化学刻蚀。
复合加工有 电解磨削,超声电解磨削。
材料累加法(质量增加工艺)主要指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RPM
激光烧结法SLS是将金属粉末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束加热使其溶化成形。
分层实体制造法LOM是以片材为材料,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束切割出相应的横切面轮廓, 得到连续的层片材料构成三维实体模型图。
溶化堆积制造法FDM是以塑胶火石蜡等低熔点材料作为造型材料,将原料做成细线形
状,计算机将用CAD设计得产品3D模型分成一层层极薄的截面,并生成控制喷嘴移动轨迹 的几何坐标信息。
第二,三,四章
母线 和 导线 统称为形成表面的 发生线。
形成发生线的方法 成型法,轨迹法,展成法,相切法。
成型法是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轨迹法 是利用刀具做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展成法是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的加工方法。
相切法 是利用刀具边旋转边做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展成法和相切法的区别在于刀尖的运动轨迹不同。展成法刀具旋转速度和刀具中心移动 速度之间彼此关联,满足刀具与工件纯滚动特定关系,刀刃上的一个点在纯滚动中对工件 上的对应点进行切削,是一一对应关系;而相切法的刀具旋转速度远大于其中心的移动速 度,刀刃上的一个点对工件上多个不同的点进行切削,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展成法可以看
成相切法的一种特例。
表面的成型运动是保证得到工件要求的表面形状的运动。
按机床万能性程度分为:通用机床,专门化机床,专用机床。
按机床精度分为:普通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
按自动化程度分为:一般机床,半自动机床,自动机床。
按重量分为:仪表机床,一般机床,大型机床,重型机床。
按机床主要工作部件数目分为:单刀机床,多刀机床,単轴机床,多轴机床
按机床具有的数控功能分:普通机床,一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等。
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