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2018文化自信及民族复兴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8文化自信及民族复兴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wdggjhm62 2020/11/16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8文化自信及民族复兴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8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心得体会
  以下是2018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心得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5000年的传承与发展,流下来的精华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体会。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有勇气去拼,去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展开波澜壮阔的40年文化改革发展长卷——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文化事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短缺的文化生产供给、零散的文化经营活动到繁荣活跃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从较为封闭单一的对外文化交流到以我为主、多层次、宽领域文化开放格局……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伟大实践,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8月26日新华社)
  总书记曾经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40年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文化体制改革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不断提高,广大国民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了越来越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坚持深化改革,为文化强国事业注入强大活力。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改革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加强文化法治建设、深化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一批文化企业和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彰显出我们党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伟大实践的执政智慧和使命担当。
  坚持文化惠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改革为了人民,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这样的改革宗旨和初心,同样在文化领域得到生动体现。40年间,我国博物馆从340多家增加到4700多家,公共图书馆从1200多家增加到3100多家,文化馆(站)从不到7000个增加到44000多个,艺术表演团体从3100多家增加到15700多家。国家文化建设投入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文化小康从理想走向现实,不仅丰富了广大国民的文化生活,而且极激发了改革创新和奋斗热情。
  坚持开放融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手抓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以丰富多元文化产品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一手抓中华优秀文化与国外文化的交流,以改革促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日益成熟;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定,建成了35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加快增长和国家文化实力的迅速提升。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5462亿元,增长%,占GDP比重%。产业结构布局逐渐优化,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文化自信、高扬改革旗帜、锐意进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步迈进。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遭受重创也能浴火重生。但文化发挥作用不可能脱离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整体。文化是社会的构成要素,是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核心的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形态。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不单纯取决于文化,而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必须落实到民族自强和国家发展上,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总体性思考。如果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停滞、民生凋敝,文化自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没有全面发展,只有经济独秀于林,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应使文化自信融入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成为一种精神支撑。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民族自信、国家自强和社会发展。
  无论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古代史还是近代史都证明,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