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健康教育工作记录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健康教育工作记录册.docx

上传人:dlmus1 2020/11/17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健康教育工作记录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健康教育工作记录册
2014学年度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儿童流鼻血的有关知识
活动形式
班会
时间
2月24日
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37
流鼻血的原因:
一是季节原因,夏季气候干燥,孩子流鼻血现象增加。
二是饮食原因,现在多数孩子偏食,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营
养摄入不全面,以至于造成血管脆性增加。
三是孩子不良行为****惯,如使劲地搓揉鼻子,导致鼻中小血管破裂。
四是疾病原因,如血液病、发热、咳嗽等。
紧急救助措施:通常流鼻血多由外力伤害所致,例如鼻子受撞击。而气候过度: 卜燥(使鼻膜开裂)、气压突然改变、用指甲挖鼻孔、或擤鼻涕过猛,也可能使鼻 内粘膜受伤而流血。
•捏住粤子 擤过鼻血(清除血块)及塞过棉花之后,用拇指及食指将鼻孔 捏在一起,持续压紧5-7分钟。假使仍未止血,再重复塞棉花及捏鼻子的动作, 容仍然压5-7分钟。这样应可收到止血功效。
•坐直 你若躺下或仰头,将使血液流到喉咙。可以坐在椅子上,身体向 前倾(勿将头部仰回)。
•用冰冷敷 冰冷能促使血管收缩及减少流血。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 鼻子、颈部及脸颊。
•涂抹软膏 当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内涂一些维生素 E软膏
儿童流鼻血怎么预防?
况 预防孩子流鼻血。在干燥季节,对有鼻出血史的孩子,家庭应备有滋润鼻粘
况 膜的药膏,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纠正孩子偏食****惯,多喝水,多吃蔬菜,
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饮食。晚间孩子发生鼻呼吸不畅,万不能抠挖鼻腔。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春季预防流感注意事项
活动形式
广播
时间
3月17日
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37
流感的特征
本病的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过程短但能多次反复。

(一)传染源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可传染,病初 2 — 3日传染性最强,体温
正常后很少带毒,排毒时间可长达病后 7天。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中,并随
动咳嗽、喷嚏排在人群中易引起传播,迄今尚未证实有长期带毒者。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中,通过说话、咳嗽或喷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气中,并保持 30分钟,易感者吸入后即能感染。
内 传播速度取决于人群的拥挤程度。通过污染食具或玩具的接触,也可起传播作用。
(三)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等都无关。抗体于感染
后1周出现,2 — 3周达高峰,1 — 2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最低水平。抗体存在于血

液和鼻分泌物中,但鼻分泌物的抗体仅为血液中的 5%左右。流感病毒三个型别之间无交叉
免疫,感染后免疫维持时间不长,据现场观察,感染 5个月后虽血中有抗体存在,但仍能再
及 次感染同一型病毒。呼吸道产生分泌型抗体,能阻止病毒的侵入,但当局部黏膜上皮细胞脱
落后,即失去其保护作用,故局部抗体比血液中抗体更为重要。
(四)预防注意事项
情 1 •应适当地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进行空气消毒;
应多参加户外运动,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自身防御疾病的能力;
•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全面;

•可选用接种流感疫苗的方式来预防流感的发生。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如何预防碘缺乏症
活动形式
广播
时间
4月14日
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37
活 动 内 容 及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 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性 畸形等。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营养素营 养不良疾病。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 列为地方病之一。由于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上升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 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人体需要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土壤缺碘导致植物、动物缺碘。人 吃了缺碘的食物,造成碘摄入不足。自然环境缺碘实际上是指土壤和水中碘不足。在距今 8000-18000年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河溶解,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量冲走。而岩 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这样就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 存在碘缺乏。这就是世界地区土壤中的碘缺乏的主要原因,洪水泛滥、沙漠化和雨水冲刷, 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而加重碘缺乏。人类想改变自然环境中的缺碘状况 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食用碘盐等措施来补充碘。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预防儿童糖尿病
活动形式
家长会
时间
5月12日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