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ppt

格式:ppt   大小:5,990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ppt

上传人:PAN 2020/11/17 文件大小:5.8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南地区部分少数
民族民俗
主讲教师:刘文彬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
三、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1、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
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
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
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
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
庆藏族自治州
三、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
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
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
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
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
唐宋称其为“吐蕃”,直到
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
族称谓亦由此而来。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
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
仪式和内容,形成具
有藏族色彩的“藏传
佛教”。藏族对活佛
高僧尊为上人,藏语
称为喇嘛,故藏传佛
教又被称为喇嘛教。
臧区经济以畜牧业和
农业为主
三、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br****俗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
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
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
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
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岀声,喝不作响,拣食
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
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
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皆祥。
三、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
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
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
浅蓝色或淡黄色的,
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
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
如佛事等。
三、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令食俗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
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惯。绝大部分藏族以
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
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
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
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
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
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三、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令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
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
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
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
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
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
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令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
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
经常制作的奶制品,
三、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藏族音遍喜饮用責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
庆的日子尤甚。藏族的炊餐灶真自成一体。在藏族
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
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
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其他地区的藏族
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
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
制的***,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
削帐房厥子等劳动,***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
三、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令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
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
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
制而成。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
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
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