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新世界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世界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分析.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20/11/18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世界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章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生存境遇
大众文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便在中国兴起,但是当时受到 了以精英旨趣为主导的局雅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批判和抵制。开始于 1993年一直
持续到90年代后期的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便是精英对大众的一次正面 的、持久的对抗。与此同时,在电影界首次提出的主旋律的概念很快演变为弘扬 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思想。随着7工泽民在 1994年1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
会议上的引用,该文艺思想迅速上升为我国的文艺工作指导方针,最后被写进了 十五大报告,成为党的二为和双白的文艺方针的具体体现。 主旋律的提出也是官 方文化为对抗大众文化掀起的娱乐化浪潮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所以,在20世纪的90年代中国形成的是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 三分天下的文化局面。在这种多元的文化格局中,大众文化的快感追求未能获得 自由的发展空间,不管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管理体系 之内,文艺创作基本保持着感性和理性、快感和美感、欲望和道德的平衡。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转型的完成,市场机制的形 成,中国的大众文化才真正获得了比较充分和自由的发展, 真正进入了成熟和繁
荣的十年。首先是学界关于人文精神的争论渐渐息声,代之而起的则是关于审美 日常化、日常审美化的研究和讨论。这可以说是学界对大众文化的一次正面认同, 也意味着对大众文化的接受和肯定压倒了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和否定。 大众文化不
再以遮遮掩掩的姿态出现,也慢慢褪掉了自上而下的色彩,而是充分表现出了自 下而上的文化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找乐的特点更被上升为一种审美标准, 日常性
和世俗性都成为文艺作品可以公然表现的东西。
既而出现了消费文化现象,鲍德里业的消费文化理论被广泛接受:消费社 会是一个被物包围的社会,而消费地点就是日常生活世界 ;消费社会使物变为一
种命运的、***的和命定性的符号,这些符号包围着社会生活时,便使得日常生 活重新获得伟大与崇高其目的正是为了使平庸得到满足并得到宽恕。 消费社会所
带来的转变是巨大的,消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也是远为深刻的。 这种大规模的物 (商品)的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 方式。这种改变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的转变, 同时也是一种整体性的
文化转变。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对日常生活的认可绝不仅仅停留在审美和诗意 的层面上,而是更彻底地认同了日常生活的物质性。
整体生存境遇的改变不仅使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受到了冲击和 挑战,而且向中国电影现实主义提出了新的理论问题, 使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研究 陷入了理论困境。只有廓活理论上的困惑,建构新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才 能促进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持续发展。现实主义在其历史演变中不断从最初的艺 术规范中繁衍出新的现象,其理论内涵也不断地丰富更新,看似古老而经典的现 实主义却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实主义的理论定位也越发模糊,引发了文艺理论界 的众说纷纭。
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研究来说,现实主义的定位问题显得尤其重 要,因为在新的生存语境中,面对实践和理论的多重困境和挑战, 以及时代赋予 的现实使命,电影现实主义函需进行现代化转换。理论研究者们几乎达成了一个 共识:当前中国电影需要的现实主义不能再是那个传统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