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论十院校《中国古代史》(新版)中的文物考古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论十院校《中国古代史》(新版)中的文物考古材料.docx

上传人:百里登峰 2020/11/19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论十院校《中国古代史》(新版)中的文物考古材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论十院校〈〈中国古代史》(新版)
中的文物考古材料
论文摘要:朱绍侯、张海鹏、齐涛先生 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是上世纪 80年代教 育部组织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杭州大学、 南充师院等十所院校联合编写的大学文科 教材,20多年来多次再版,目前使用的是新 版。教材颁行以来,不少学者发表文章对教 材进行评述或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促进了
教材的进一步完善。但鉴于所有的评述文章, 都没有从文物考古材料角度进行讨论, 本文
拟对此做一初步考察。
文物考古材料在中国古代史教材中的 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十院校《中国古代史》 教材在编写、修订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很重视, 注意吸收文物考古方面的最新成果作为编 撰原则之一;但笔者也注意到,〈〈中国古代 史》(新版)教材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下面拟按教材的章节及页码为序提出自己 的管见。
1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中“猿 人”、“古人”、“新人”的概念。
这些概念曾在古人类学界长期使用, 但
目前学术界多用“直立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等更为科学的提法来分别代 替“猿人”、“古人”、“新人”的概念。 不过,像“北京猿人”、“蓝田猿人”这些****用已久的提法可以继续沿用。
第二段:“到了距今300万年以后,
世界一些地区的古猿学会了制造工具, 最原
始的人 猿人和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开始
形成。”
根据现在的考古材料和研究成果,学术 界倾向于把人类进化史上人属的最早成员 称为“能人”,拉丁语意为“手巧的人”, 指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人。在非洲发现的能 人生活在距今160-250万年间,已经能够制 造和使用石器。因此,该表述似可改为:“到 了距今二三百万年,世界一些地区的古猿学 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最原始的人 能人
和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开始形成。”
:关于蓝田猿人的介绍。
教材把分别出土于陕西蓝田县公王岭 和陈家窝两地的直立人化石混在一起介绍 欠妥。事实上,公王岭头骨化石和陈家窝下 颌骨化石显示的原始性状明显不同, 时代也
有较大差异。公王岭化石所在地层年代测定 数据有3个:一是距今100万年,二是距今 80〜75万年,三是距今110〜115万年;陈 家窝化石所在地层年代测定数据有 2个:一
是距今约65万年,二是距今约 50万年。
4第5页倒数第二段第二行:“许家 窑和丁村遗址出土的石器多为打击碰撞法 制造。”
石器打制方法有摔击法(投击法)、碰砧 法、锤击法、砸击法等,没有“打击碰撞法" 一说。实际上,丁村遗址的石器多为锤击法、 摔击法和碰砧法制作,而许家窑则多使用锤 击法和砸击法。
5第一章第二节“原始社会的发展
母系氏族社会”部分。
教材介绍了不少考古发现,但材料稍显 陈旧。最近一二十年来,在我国南北各地都 发现了距今一万年上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遗址。华北地区除教材中列举的河北徐水南 庄头外,还有北京东胡林等遗址,南方有湖 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 广东英德牛栏洞以及浙江上山㈣等遗址, 这
些材料可适当补入教材。
另外,教材第10页介绍“长江流域的 遗址”,有必要先简单介绍该区域考古学文 化发展的概况,然后再举大溪文化、河姆渡 文化等例子。
6 第10页最后一段到11页第一段: “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河姆渡 文化,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