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历年高考作文展评.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年高考作文展评.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年高考作文展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西卷(新课标)历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例文展评(1)
2013年江西卷高考作文考题解读及优秀例文解析
江西省吉安市教研室  黄友祥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考题解读】
江西卷2013年的作文题,在某些方面延续了2011年、2012年的命题思路,依然是材料作文;依然坚持了限制性和开放性的适度平衡,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关系上,侧重考查“怎么写”的能力,以确保考查到学生真实的临场作文水平;依然坚持了“有话说,猜不到”的考场作文命题思路,以追求选拔性考试的公平性,将套押宿构摒弃于门外,引导学生回归到写作本源,“以我手写我心”,真正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写作能力。
具体来说,考生可以联系具体对象“奥数”“英文”“周树人”谈“怕”“不怕”“喜欢”等感受或者思考。就感受,可以写记叙文,记叙“怕”“不怕”“喜欢”某一个或几个对象的心路历程;就思考,可以写议论文,分析“怕的理由是什么”“喜欢的原因又是啥”,并可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现实拓展延伸,因此,这道作文题是可以考查出考生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思考力的。
【佳作展评】
中学生“怕”周树人,谁之过
一考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这样一颗赤诚之心,你还会害怕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面对这样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你还会感到畏惧吗?也许,在这个发展迅猛、物质文明繁荣的社会,民族情感、信仰之力正在逐渐缺失在。这个多元文化盛行,先进与腐朽充斥,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原本纯净的心灵被杂念占据,生活的忙碌使人无暇静下心来,品味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寻找民族情感与责任意识的根源。
于是,中学生“怕”周树人之现象层出不穷,但凡考试中出现周树人的文章,必定失分惨重。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是周树人的文章太过晦涩难懂,还是人们早就不再具备研读经典文化作品的心境?中学生“怕”周树人究竟是谁之过?
在我看来,这个答案是多方面的。首先,周树人处于新、旧文化交替与政局动荡的特殊环境中,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其必须采用晦涩、含蓄的方式来表现其忧国忧民之心。当然,这是导致****惯了白话文及大众文化、口语表达的中学生“怕”周树人的原因之一,但于我而言,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而关于这个问题的关键答案其实早已揭晓——中国文化荒漠的演进。当今社会,物质欲望使人沉沦,娱乐心理令人放纵,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莫言小说销售跑火,莫言故居旅游项目一度火爆,更有商家以莫言为招牌大肆招揽生意,种种亵渎文化、“消费”莫言的现象屡屡发生。试问,人们过度推崇莫言,是个人主义的盛行,还是真正对文化的膜拜?
这种种情形与一度爆红网络的丑化杜甫之事在本质上是大为相似的。这是文化荒漠愈演愈烈的必然结果,其主要根源是人们对文化的漠视态度与不负责任。
“消费”莫言,丑化杜甫与中学生“怕”周树人是同一种悲哀,这不仅仅是中学生的悲哀,还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悲哀,更是中国社会与中华民族的悲哀。
倘若只因周树人文章太过深奥才使广大中学生心生惧意,那“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不更为精深、博大?“红楼痴儒”周汝昌不照样爱得痴缠,一爱便是一甲子时光。
消除周树人在中学生心中的惧意,其关键在于提升阅读能力,创造洁净向上的文化氛围,抵制庸俗文化、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精髓。
朋友,请带着平和心境与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周树人,对待中华优秀文化,以周汝昌的毅力去研究,探索,坚决抵制文化的荒漠!我不盼求寻找中学生“怕”周树人的责任根源,只盼这种令人寒心的悲哀现象彻底根除!
评析:文章开头反问句的形式,从鲁迅先生的赤诚之心和报国之心切入,开宗明义地指出:鲁迅并不可怕。接着以文学的语言,叙述当今社会信仰缺失、娱乐至死的现实,和前面的反问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中学生“怕”周树人究竟是谁之过?
文章开头气势充沛,立论高远,难能可贵。气势充沛指用了两个反问句一个疑问句。钱钟书先生曾经指出,诗歌抒情使用“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的疑问语气(尤其在诗的结尾),情感会表现得更加“静默”而“深挚”,让人感到“回肠荡气”。(钱钟书《谈中国诗》,见人教社课标版教材必修五),诗歌抒情如此,其他文字的抒情亦不例外。立论高远,作者在剖析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论点,暗寓中学生怕周树人,非周树人之过,实乃这浮躁的缺乏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