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文物研学手册样稿.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物研学手册样稿.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11/20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物研学手册样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 录

“走近文物 触摸历史 济水探源”研学之旅课程方案(摘要)
3.“文物研学”安全小贴士
4.“文物研学”文明小贴士
5.“文物研学”致家长一封信
6. “文物研学”优异诗文
7.“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济渎庙篇
8.“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延庆寺篇
9.“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奉仙观篇




西关学校“走近文物 触摸历史 济水探源”
研学之旅课程方案(摘要)
一、设计思绪
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文物大市。济源曾为夏朝之全部城,春秋战国时期先为韩全部,后为魏之重镇,自隋朝设县,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现在保留已确定不可移动文物有948余处,其中济渎庙、奉仙观、延庆寺塔是全国关键文物保护单位。
济渎庙是历代帝王供奉祭奠济渎水神场所,是现在中国保留最为完整四渎古建筑群,庙内碑碣石刻,是研究济源历史文化、皇家祭奠、名人书法珍贵实物资料;庙内小北海是济水东源。延庆寺,济水西源龙潭旁边,“龙潭夜月”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寺院里舍利塔承袭了中国早期佛塔风格,是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过渡时期经典代表,寺内环境优美,人文小说丰富。 奉仙观主殿三清大殿大胆豪放建筑手法,很罕见。立于院内太上老君石像碑,记述了五帝、三代、秦汉至南北朝君王功勋,更是称颂大唐盛世功业。
本课程经过设计听旨、拓片、搭建、观柏、看阁、寻源、学艺、访塔、探绝等活动,意在让学生经过网上查资料初学、实地观察验证、动手体验深化、互动交流探讨、结果展示评选等学****方法,探秘济水成因、济水水系,了解古建筑特色、碑刻文化和优异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感悟济水之美,了解济水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中关键作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古代劳感人民智慧赞美之情,对家乡热爱之情。
二、研学线路
西关学校---济渎庙---珍珠泉---延庆寺---龙潭泉----奉仙观---西关学校
三、适用学段
小学四五六年级
四、课程专题
走近文物 触摸历史 济水探源
五、课程内容及实施
本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共分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10月1日—10月12日,为行前准备阶段,3课时;第二阶段10月13日一天,为行中研学阶段,12课时;第三阶段10月14日—10月20日,为行后展学阶段,4课时。整个课程共19课时。
第一阶段:行前准备,在老师指导下搜集和研学活动相关资料
1、搜集相关“济水初源”“济水三隐三现”“济水流经城市”等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济水之源相关知识;
2、搜集相关济渎庙、延庆寺、奉仙观等内部建筑相关资料,了解三处文物建筑特色;
3、搜集相关“济水”诗词,并能熟练背诵;
4、搜集“四令堂”“陈母教子”“点石成金”等小说,并能相互讲解;
5、在班主任老师指导下,搜集、掌握外出活动安全、抢救等必备知识和文明参观知识。
第二阶段:行中研学,在研学教导员指导下实地观察,互动学****br/>研课时间
研学地点
研学内容
责任人
7:00-7:15
校园
开启仪式、明确专题、文明安全讲解
张化芬
8:15-8:25
清源门甬道
观看文物版面
班主任、家长
8:25-8:40
清源门前
整队、集体诵读《愚公移山》
赵彦辉、翟伟宁
8:40-9:00
清源门前
看大戏
班主任、家长
9:00-9:30
清源门前
济源市文物研学旅行开启仪式
文物局
9:30-9:40
大明造旨碑
大明诏旨碑内容介绍、互动交流
9:40-10:10
大明造旨碑南方台
拓片讲解、拓片制作体验、拓片结果分享
10:10-10:30
清源门后面东侧方台
斗拱搭建讲解、斗拱搭建体验、斗拱搭建结果分享
10:30-10:45
将军柏
将军柏典故介绍、观察拍照、诵读古诗、交流互动
10:45-11:00
长生阁
“天下第一洞天”石匾介绍、长生阁典故介绍、观察柏树形状、寻求何首乌、拍照统计
11:00-11:20
小北海
小北海介绍、济水探源、互动交流、诵读诗歌、拍照统计
11:20-11:35
龙亭
龙亭介绍、诵诗、听王屋琴书
11:35-11:50
龙亭北侧
观看剪纸、纺花艺术,动手参与、互动交流、结果分享
14:00-14:40
延庆寺
龙潭塔介绍、济源县史介绍、听小说、观寺塔
14:40-15:00
龙潭泉
济水西源介绍、观看拍照、诵诗
15:40-16:40
奉仙观
奉仙观建造历史背景介绍、“太上老君石碑”内容介绍、“点石成金”小说、观察“三清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