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旅游景观鉴赏样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游景观鉴赏样稿.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11/20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游景观鉴赏样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景观鉴赏期末论文
题目:北京颐和园鉴赏
学 校:安徽财经大学
作 者:闫斌
指 导 教 师:王丽
系 别:旅游管理系
专业、 班级:旅游管理、10旅游管理(0)班
学 号:960039
完 成 时 间:6月15日
内容提要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关键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是清朝帝王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终兴建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典范,特有造园风格和手法令人赞叹,造园指导标准清楚,汲取了全国著名园林造园精华,依山傍胡,造园精巧;园林要素丰富,山石、湖水、植物建筑巧妙结合;建筑营造讲究,审美特征突出,亭台、轩、榭、桥、山水、植物部署得体合宜;造景手法丰富多样,内外分明,前后调理清楚,独具特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古典园林和皇家园林,含有深厚园林、文化、历史内涵,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关键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目》,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同意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关键词:古典园林 造园指导标准 园林要素 建筑营造 审美特征
目 录
一、介绍 1
二、结构布局:三大区域 1
(一)宫廷区 1
(二)前山前湖景区 1
(三)后湖后山景区 2
三、部分景点风格和特色 2
(一)排云殿 2
(二)画中游 2
(三)文昌阁和苏州街 2
(四)十七孔桥 3
四、颐和园所表现中国园林艺术特色 3
(一)效法自然布局 3
(二)诗情画意构思 3
(三)园中有园手法 3
(四)建筑为主组景 4
(五)因地制宜处理 4
五、我对中国园林认识 4
【参考文件】 6
北京颐和园鉴赏
一、介绍
提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不得不说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现有北方山川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清丽婉约,并蓄皇家园林恢弘富丽气势和民间宅居精巧别致,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表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造园准则。它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一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留得最完整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不仅是一座杰出皇家园林,更是清廷自乾隆十五年(1750)起,至清宣统三年(1911)为止近两百年政治活动、宫廷生活和很多重大历史事件舞台,清漪园和颐和园历史,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历史缩影。
二、结构布局:三大区域
(一)宫廷区
宫廷区——以庄重威严仁寿殿为代表,包含勤政殿、二宫门两进院落等,是清朝末期慈禧和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关键场所。
(二)前山前湖景区
前山前湖景区——前山前湖景区占地255公顷,是颐和园主体。前山即万寿山南坡,东西长约1000m,南北最大进深,山顶相对水体平面高出60余米;前湖即
昆明湖,南北长1930m,东西最宽处1600m,湖中布列一条长堤,三个大岛,三个小岛。长堤“西堤”及其支堤将前湖划分为里湖、外湖、西北水域等三个面积不等水域,“里湖”面积最大,约129公顷,“外湖”水面约74公顷。万寿山南麓中轴线上,金碧辉煌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顶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锁,气势磅礡。巍峨高耸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蜿蜒曲折西堤如同一条翠绿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昆明湖中,宏大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海上仙山”。
(三)后湖后山景区
后湖后山景区——“后山”关键为万寿山北坡,“后湖”指后山和北宫墙之间水道,也称之为“后溪河”。后山后湖景区占地24公顷,为全园总面积12%,。后山较前山山势稍缓,南北最大进深约280米,有两条山涧—东桃花沟和西桃花沟。后溪河自西端半壁桥至东端谐趣园全长1000余米,建有“后溪河买卖街”,现称“苏州街”。
三、部分景点风格及特色
(一)排云殿
颐和园中排云殿原是乾隆为她母亲60寿辰而建大报恩延寿寺。“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方似在云雾缭绕仙山琼阁中,神仙立即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和牌楼、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