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河南省商水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样稿.doc

格式:doc   大小:58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南省商水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样稿.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11/21 文件大小:5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南省商水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样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南省商水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积累和利用(共 27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全全部正确一项是( )(2 分)
A.澎湃. bài
愧疚.jiù
挚.友 zhì
目不窥.园 kuī
B. 哺.育 bǔ
默契. qì
炽.痛 chì
锲.而不舍 qì
C. 教育. huǐ
取缔.dì
尴.尬 gān
九曲.连环 qǔ
D.愧怍.zuò
亘.古 gèn
田垄. lǒng
力挽狂澜.lán
2. 找出下面成语中错别字,并在下面横线上修改( )(4 分)
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
历尽心血
气充斗牛
大庭广众
言外之义
家喻户晓
当之无愧
3. 下列说法正确打“√”错打“×”。(4 分)
A.《邓稼先》一文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她们含有相同性格和为 人。 ( )
B.《回想鲁迅先生》一文,经过对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部分琐事细腻描述,展现了 一个伟大人物平凡生活。 ( )
C.《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诗中多以口语化问答刻 画人物心理,以辅陈排比行为情态,最终以风趣比方收束全诗。 ( ) D.《卖油翁》一文选自北宋王安石著《归田录》卷,文章以简练笔法刻画出了一 个精通箭法武将形象。 ( )
4.古诗文默写。(6 分)
(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2)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
(3)草树知春很快归, 。(韩愈《晚春》)
(4)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5)《木兰诗》说明战斗猛烈悲壮,战争旷日持久名句是:
5、名著阅读。(5 分)
(1)《骆驼祥子》描写来自农村纯朴健壮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 次 买车又 。最终堕落到生活谷底小说。祥子 是本书基础线索。
(2)《红岩》中除了刻画一批意志坚定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余新江 外,还有一个在监狱长大,面黄肌瘦小家伙“ ”
6、综合性学****6 分) 班上将开展以“岁月如歌”为专题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口号 为营造气氛,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口号。请你仿照前半句句 式,拟写口号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2)重温经典 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部分人物、情 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书本里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一篇,就你最难忘内容或专题, 写一句话。
作品:《邓稼先》《最终一课》《回想鲁迅先生》《黄河颂》
拟写:
。(《 》)
二、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共 11 分)
父亲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很担 心。一天,父亲看报,我坐在她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上”字,父亲说:“上?” 我对她表示满意,赶快从她膝上爬下来,拽着她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 “函上”“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她们 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以后,父亲开始教我读诗。
②父亲常教我念两个人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父亲膝上,父亲摇着大蒲扇, 满天星斗朦朦胧胧。“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忽然,父亲那江西乡 音很重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 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问我懂不懂最终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 是烧香磕头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父亲!”当初,父亲快乐得眼泪全部流出来了。
⑤1959 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 照料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父亲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 眠。躺在床上跟父亲念杜甫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父亲问我懂不懂这诗句, 我说:“我懂,不过,父亲想念我们时候,我们也想念父亲。”父亲不再说话,只 是听我继续背她教我诗。
⑥父亲生命最终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悲鸣旋律 在蕉影婆娑窗边响起时候,父亲就会喃喃吟诵杜甫诗。她告诉我,那一刻让她想 起了家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了解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