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重点.doc

格式:doc   大小:26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892629196 2020/11/21 文件大小:2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重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气象学与气候学温****重点
第一章 绪论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间、空间标准)
气象学生长历程:气象仪器、无线电报、无线电探空仪、遥感探测、自动气象站
第二章 大气的根本情况
大气组成:
干洁空气(N2、O2、CO2、O3)、水分、悬浮杂质
大气的垂直结构(温度、身分、电荷、大气垂直运动)
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低落 ②垂直对流运动 ③气象要素水平漫衍不均匀 ④主要大气现象产生在此层
分层:贴地层、摩擦层、对流中层、对流上层、对流层顶
平流层:①25km(臭氧层)以下,气温保持稳定;25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热而使空气温度大大升高)
②空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无明显的垂直运动。
③水汽和尘土含量少少,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好,气流比力平稳,适宜飞机飞行。
中间层: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并有强烈的垂直运动。
热层:气温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电离现象
散逸层
3. 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能见度
比湿: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与干空气的质量)的比值;
露点:空气水汽含量稳定,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到达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
气压一定时,露点的崎岖只与空气中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高,露点高;
实际大气中,空气经常处于未饱和状态,露点温度比气温低
辐射系统
辐射通量及辐射通量密度界说
辐射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辐射规律(选择)
基尔荷夫定律(选择吸收定律):放射能力强(弱),吸收能力强(弱)黑体吸收(放射)能力最强
同一物体,温度T时它放射某一波长的辐射,同一温度下也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物体温度越高,放射能力越强
维恩位移定律:物体的温度愈高,放射能量最大值的波长愈短,随着物体温度不绝增高,最大辐射波长向短位移。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光谱:可见光(50%)、红外区(43%)、紫外区(7%)
太阳常数: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芒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值为1370W/m²
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天文辐射)
影响因素: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白昼长度
天文辐射对热量漫衍的影响
全球得到太阳辐射最多的是赤道,随纬度增高而淘汰。形成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带。
夏半年得到天文辐射量最大值在20°~25°的纬带上,由此向两极淘汰,最小值在极地。
(原因: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度大于赤道)
冬半年北半球得到天文辐射最大在赤道。随纬度增高而淘汰,到顶点为零。崎岖纬度之间冬季气温差较大。
由于日地距离影响,南北半球天文辐射总量是不对称的,南半球夏季各纬圈日辐射总量大于北半球夏季相应各纬圈的
日辐射总量。相反,南半球冬季各纬圈日辐射总量小于北半球冬季相应各纬圈的日辐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