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计划。作为此次常务会议研究关键内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是民生之痛。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前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方法。
——“大气十条”
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具体方法,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相关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知》(国发〔〕37号),文件制订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方法。
一是降低污染物排放。全方面整改燃煤小锅炉,加紧关键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改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十二个月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关键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关键行业关键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紧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给。
五是强化节能环境保护指标约束,对未经过能评、环评项目,不得同意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和约束并举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境保护、新能源产业。
七是使用方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订、修订关键行业排放标准,提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关键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含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对各省(区、市)大气环境整改目标责任考评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依据污染等级立即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方法。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提倡节省、绿色消费方法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
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经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公布《国务院相关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知》(国发〔〕17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最早叫
“水计划”, 因为和已经出台“大气十条”相对应,改为“水十条”。
一是全方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十小”企业,全方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境保护设施差小型工业企业,专题整改十大关键行业,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二是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推进污染企业退出,主动保护生态空间。严格城市计划蓝线管理,城市计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百分比水域面积。推进循环发展。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
三是着力节省保护水资源。控制用水总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控地下水超采。提升用水效率,抓好工业节水、城镇节水和农业节水。科学保护水资源。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示范适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