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2
文档名称:

米芾蜀素帖临习指导.doc

格式:doc   大小:14,390KB   页数:9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米芾蜀素帖临习指导.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11/22 文件大小:14.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米芾蜀素帖临习指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米芾及其《蜀素帖》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世居太原,继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任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才华横溢而狂放不羁,故又称“米颠”。《宣和书谱》说她:“大抵书效羲之,诗追李白,篆宗史籀,隶法师宜官;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识者然之。方芾书时,其寸纸数字人争售之,认为珍玩。” 
         
      米芾在继承二王书法传统上下过苦工夫,可谓已登堂人室。其真、草、隶、篆、行兼擅,而尤以行草书见长。她自称“刷字”,是指她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追求“刷”意味、气魄、力量,追求自然。她书法作品,不管诗帖,还是尺牍、题跋,全部含有痛快淋漓、奇纵变幻、雄健清新特点,有如利剑斫阵,振迅天真,出人意表。米芾借古开今,将中国书法推向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后世几乎把她和二王同誉。米芾之书,对今人了解二王可谓是—本上好教科书。她一生创作了大量行书作品,代表作有《虹县诗》、《多景楼诗帖》、《研山铭》、《苕溪诗帖》和《蜀素帖》,其中《蜀素帖》影响最大。          
      蜀素是北宋时蜀地生产一个质地精良本色绢,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此卷为邵氏家藏二十余年之物,只在卷尾写了几句,欲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题诗;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这种织品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一直到北宋元祜三年(公元1088年),38岁米芾才在上面题了自作五、七言诗八首,这就是《蜀素帖》(右图为作品局部)。此帖纵29.6厘米,横284.2厘米,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身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此帖清代落人高士奇、王鸿绪、傅叵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它和同期《苕溪诗帖》均代表了米芾行书最高成就。
        二、《蜀素帖》笔画特点          
      米芾自称学褚最久,所以深受褚书影响。《蜀素帖》笔画总体趋于丰厚,因是书于绢素之上,故多渴笔,略显刚健,用笔侧锋、中锋掺杂,起笔落笔改变多端,有“云烟卷舒飞扬之态”。此帖笔法多变,纵横挥洒,洞达跳荡,方圆兼备,刚柔相济。其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枯润相生。该帖之字体态万千,充足表现了米芾“刷字”和“八面出锋”独特风格。
          (一)横         
      《蜀素帖》中横画,最常见是翘锋横,垂直或斜势下笔,锋尖或长或短、或圆或直地翘露,给人以灵动多姿、意气风发之感,图一“年”、“杜”、“古”三字。平锋横偶也出现,轻快利索,但通常全部较短,图二“送”、“轩”、“焉”三字。另有一个垂锋横,即使为数不多,却是特色,图三“青”、“言”、“彦”三字,向右上顿人起笔。至于藏锋横,在该帖中不仅多而且笔势富改变,裹头或圆、或翘、或垂,不一而足。实际利用中,尤其一字中有多横时,上述横画往往是掺杂出现,图四“骂”、“鬼”、“辞”三字。说到底,横画改变关键是起笔方向改变,在临****中要着意表现出米芾“八面出锋”高超技能,当然还要同时结合粗细、长短改变。
          (二)竖         
      《蜀素帖》中竖画起笔改变和横画类似,大抵也分露锋、裹锋两类,图五中“林”字;露锋又有先顿再行笔和直接插入行笔两种,后一个图五中“华”、“年”二字。竖画行笔有时前后轻重悬殊,图六中“神”、“将”、“书”三字;更多改变则表现在整个笔势竖直、左弯(图七中“报”、“作”二字)、右弯(图七中“上”字)或正反S状(图八中,“南”、“湖”、“断”三字),可谓备极改变。米芾追慕二王、褚遂良全部有迂回笔法,S形笔画应该是古为今用了。
        (三)撇          
      撇画是略带纵势,所以《蜀素帖》中撇画起笔也和竖画差不多。要说该帖中撇画独到之处,笔者认为关键有三种形态:其一,是一个精短呈三角形短撇,图一中“公”、“和”、“迢”三字,笔短而气足、意远;其二,是一个收笔顿折(图二中“返”、“太”、“岸”三字),有时带钩回(图三中“乃”、“发”、“威”三字)竖撇;其三,是一个秃尾撇,写时推笔下行,有欲收而未收到底意味(图四中“底”、“便”、“伪”三字)。该帖笔画略无程式,图五中“瞻”、“辰”、“屈”三字中撇,位置原本相同,在米芾笔下却各具风姿,“米颠”才情由此可见—斑。
         (四)捺          
      通常书家捺画,无非顺、反两种,

最近更新

员工职业发展个性化发展计划 22页

2024下半年湖北省潜江市事业单位招聘历年公开.. 244页

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蛰伤 案例分析.. 9页

2024下半年四川省达州事业单位招聘历年公开引.. 243页

2024上半年四川省威远县事业单位招聘37人历年.. 245页

兄弟义气的签名 4页

心情不好的说说 发朋友圈赌气的句子 3页

【学生会部长竞选演讲稿】竞选学生会宣传部干.. 2页

大学新生军训时间-大学新生军训教官发言稿 2页

健康监测糖尿病患者数据登记表 10页

健康生活:预防传染病,从我做起 9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镇高美崇.. 16页

健康厨房: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助手 4页

健康促进:糖尿病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9页

停车位租赁合同模板-酒吧 9页

体育馆赛事安全与应急管理案例分析 9页

住房保障与城市建设合作协议 11页

住宅区物业管理市场发展现状 7页

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社区卫生 9页

传染病疫情防控市场监管流程图 9页

传染病与宠物:宠物主人须知 10页

企事业单位感染防控关键措施 9页

企业复工防疫:传染病管理之道 9页

临床路径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探讨 11页

行政费用分析报告 28页

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15页

2024淮安中考物理试卷 6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观后感 4页

铝离子沉淀的ph值范围 1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否决项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