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11/22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课 题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制 作
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鉴赏方法,抓住意象,发挥想像,品味诗歌意境,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思想情感。
2、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依据诗歌中意象特点和情景之间关系,采取鉴赏方法和步骤探究诗歌意境,学会利用“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鉴赏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过体味诗歌意境感受诗人在诗歌中寄寓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
把握诗歌内容,抓住诗歌意象,想像诗歌意境,分析诗歌情景之间关系,进而把握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自如落实利用“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鉴赏方法,找准诗歌意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
教学方法
朗诵背诵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8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堂活动
单元学****关键点:
1、诵读
2、掌握意象、意境两个概念和二者之间关系。 
  3、经过联想和想象,赏析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画意诗情,体味诗歌意境美。体会诗境中景、理、情。 
   4、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要求对诗句、文辞正确解读、对诗人生平和为人探究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要在鉴赏本诗词基础上拓展开来,比较全方面和深入地了解作者和词风等文学常识,为以后诗歌学****作好知识积累。 
  5、情景结合基础方法
①即景抒情②直抒胸臆③寄情于景④情景相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了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鉴赏诗歌方法,能够说我们已经掌握了打开鉴赏古代诗歌一扇大门;而在本节课,我们将打开另一扇大门:学****另外一个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二、检验预****160; 
1、置身诗境:经过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脑海中,得到审美享受。
2、缘景明情:依据作品中意象本身特点、组合方法,和情景之间关系,采取对应欣赏方法,体会独特意境。
三、老师引导  鉴赏实例
本单元知识点梳理
学生归纳整理笔记。
老师提问:
什么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吟诵感悟
2、把握意象:月、乌、霜、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
3、想象和联想
4、品味意境、把握诗情
明确:
描绘了一幅秋夜寒江图:秋天夜晚,月亮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枫树和渔火映衬着独自愁眠诗人;远处山寺传来钟声让孤寂诗人心烦意乱。
营造出一个凄凉、孤寂意境,渲染了诗人内心“愁”------羁旅之愁
四、 方法总结:
吟诵感悟 —把握意象—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意境、把握诗情
五、自主赏析  合作讲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对应题目。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wù]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