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3
文档名称:

《近代公共建筑》ppt演示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902KB   页数:10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代公共建筑》ppt演示课件.ppt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2020/11/22 文件大小:9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代公共建筑》ppt演示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近代公共建筑
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由此世界建筑进入近代,中国近代建筑建筑是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中国近代建筑比世界近代建筑的起始整整晚200年。此时世界建筑已进入近代后期和现代前期
1
本章主要内容
近代建筑产生的文化背景
近代建筑代表类型
2
第一节:近代建筑产生的文化背景
3
一、概念
近代建筑:从科学美学观看,近代建筑是在***时代,按***时代的美学观点与生产原则建造的建筑,就是近代建筑
4
二、分期
基本上是指在中国国土上于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筑
标准:科技、政治、经济背景发展变化的结果来考察,是分期的主要依据。
5
三、分类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表现为:
(2)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20世纪20年代以后 )——经济
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3)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20世纪30年代)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呈现出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碰撞与交融的错综复杂状态。中国近代建筑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6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19世纪末20世纪初 )——政治
7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
兴起原因:大部分内陆地区城市由于交通不便,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
A、产生原因
8
B、主要地区
南京都城的营建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后于1929年所作“首都计划”,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首都计划”的详细方案中,全部政府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极力提倡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意为发扬光大本国传统的文化。这在二十年代是一种开创性的设想。
中山陵(1925-929年)的营建。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人发“木铎警世”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朴实坚固,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吕彦直生年仅36岁,但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北京
在北京,传统式建筑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 PUMC)新校舍建筑群体、燕京大学校园建筑、辅仁大学、国立北平图书馆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反映出外国建筑师处在中国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9
燕京大学校园建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