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力学实验基础知识汇编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等。 2. 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 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 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做要求。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实验目的(1)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 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2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两根导线。 3 .实验装置打点计时器:电火花— 220v 交流电电磁式— 4-6v 低压交流电源本实验: 不要求平衡摩擦力,不要求 M>>m. 要求: ①拉小车的绳与木板②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离定滑轮远些) ③操作时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不是纸带) 4. 数据处理: (1 )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常数”来判定, 即计算:s 2-s 1、s 3-s 2、s 4-s 3、…若存在以上差值相等,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 )各计数点速度的测量方法,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时,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即 v 1 =(s 2+s 1 )/2T ,v 2 =(s 3+s 2 )/2T ,v 3 =(s 4+s 3 )/2T …(3 )由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法①图像法: 如图所示,以 v 为纵轴, 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0 为零时刻)。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坐标: (t 1、v 1)、(t 2、v 2)、(t 3、v 3)…所对应的各点在图像中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尽量使直线过大多数点,且各点分布在直线上下,直线斜率为加速度。②逐差法: 根据2336 2225 2114 23,3,3,TaSSTaSSTaSS aT S????????则 2 3216543219 )()(3T SSSSSSaaaa ?????????得 2 习题 1.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打点计时器一般使用 4~6V 的直流电源 B .安放纸带时,应把纸带放在复写纸的上面 C. 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D .最好在接通电源的同时,放开小车 2. 一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点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A .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 .电源电压不稳定 C .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D .打点针压得过紧 3. 在某次实验中,如果某同学不知道实验所使用的交流电电源的实际频率已超过 50 Hz ,那么,他计算出来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 A .偏大 B .偏小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 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 ,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 (s 6-s 1) 等于(s 2-s 1)的6倍 C .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 B 对应的速率 D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6. 下图为接在 50Hz 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 图中所示的是每打 5 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 3 : (1 )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 2, (2 )第 3 个记数点与第 2 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 , (3 )打第 3 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 (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50Hz , 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 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 按时间顺序取 0、1、2、3、4、5 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 1、2、3、4、5 点到 0 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单位: cm ).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 4 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 v 4= ___ _ __m /s,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 ________m /s 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