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地规划勘测公司实习报告
土地规划勘测公司实习报告
论现代工程测量的具体实施与内容
一、绪论
测绘技术是一个很古老的学科。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很高的“地形图”。随着历史的改革,测绘技术已拓展成为一 门庞大的、系统的多分支的学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电子、 通信等先进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已基本实现了传统测量技术向数 字化技术体系的转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仪器设备迅速发展,新仪器不断出现。 在全站仪方面的重要发展是长距离棱镜全站仪的出现, 免棱镜全站仪 的免棱镜视距由初期几十米发展到当前的一千米以上。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 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 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 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 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 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 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 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 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 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 分
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 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 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 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 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 按所用仪器不 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 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 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 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用测图 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 板仪
并定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 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 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 即碎部点在图上 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 形图。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或测距经纬仪)测图通称白纸测 图,它主要采用解析法和极坐标法,其成果为模拟式的图解图。由于 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局限逐渐被淘汰。而全数字地
形测图顺应现代测绘技术新潮流,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 GPS 接 收机、电子全站仪等)和自动化成图软件,采用各种灵活的定位方法 进行的以数字信息表示地图信息的测图工作, 它的成果为模型式的数 字图。具体讲就是,以传统的白纸测图原理为基础,采用数据库技术 和图形及数字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识别、 存贮、处理、显示、编辑修改和计算机绘图。 与传统白纸测图相比, 全数字地形测图不仅仅是方法的改进, 而是技术本质的飞跃。 它主要 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打破了内外业的界线,从首级控制到最终成图,实行一体化 作业,并且大大减轻了室外作业的强度,缩短了成图周期。
2、打破了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一个测区可一次性整体 布网、整体平差, 控制网可以是任意混合,所需控制点数目比传统白 纸测图大大减少,图根控制的加密可与碎部测量同时进行。
3、碎部点的记录要求具有特定的格式, 这种格式能被数字测图 软件所识别, 能和数据库的建立统一起来; 碎部点测量时可较多地应 用自由设站的方法建立测站点, 确定碎部点坐标的方法除极坐标方法 外,还可灵活采用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偏距法、导线法、 对称点法等诸多方法,根据测区情况,可采用无码作业和编码作业。
4、碎部量测时不受图幅边界的限制,外业可不分幅作业,由内 业成图时自动进行分幅与接边处理。
地形测量按“先控制后碎部”的程序进行作业。一般先以较高 精度的控制点作为测区首级控制,例如某等级的三角点(见三角测 量)、导线点(见导线测量) 、水准点(见国家水准网 )等,然后逐步加 密精度较低的控制点, 最后布设专为碎部测量应用的图根控制点, 简 称图根点。
图根控制测量 直接为测图建立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所进行 的测量。图根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图根三角、图根导线或交会定点 法确定平面位置。图根三角中比较常用的是线形三角锁(图 1),它是 起闭于两高级控制点之间的三角锁,只测角度,不测边长。交会定点 法是根据已知的控制点和观测的角度 (或边长) 测定待定的图根控制 点(见控制测量)。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 量的方法测定。作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