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的春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品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老北京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语言特点。重点难点: 领悟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课前几分钟:
1.出示童谣,自己读读:(配乐)活跃气氛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一、导入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大家还记刚才我们唱的那首歌谣讲什么的吗?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我们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请大家根据表格回忆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 1. 写 作 顺 序 : 时 间 顺 序 。2.主要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热闹、喜庆的景象。) 二、了解课文结构
师: 你的回答真流利,是啊,北京的春节是丰富多彩的,
1、我们以前学过详写、略写相结合的课文,你还记得一篇课文什么该详写?什么该略写吗?
作者围绕着北京的春节写了很多事情,那作者对哪些事情作了详 细描写呢?请大家现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课文详细的部分, 并作上记号。开始!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板书)
三、品读体味,感受年味
(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四个部分。我们就按时间先后顺序好吗?
1、腊八
深入地读一读“腊八”部分,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和认为写得好的地 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出示 1-2 段 )
)“这不是粥,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师:你真会抓词语,也很会体会句子。
①谁知道做腊八粥要哪些材料?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②从“熬”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你真是有心人啊,读懂了北京人热爱生活,重视春节的情感。
③是啊,腊八粥材料真丰富呀,当这么多的农产品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词儿呢?(放图片)
而老舍先生却用了一句什么话? 读(出示句子), 生齐读。小结:老舍先生的语言真幽默风趣啊!
(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师:呵呵,看来你对吃很有研究。你看如果老师这样写:
①对比句子:(出示句子) “到年底,蒜泡得很绿,醋也有了些辣味,味道好,又很好看,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有什么感受?
生:这句话删去了色如翡翠,色味双美,写得就没那么生动,描写不出来它
的色泽,写不出原本的美味,就不至于把别人馋得流口水。
生:那样写的话,还比较啰嗦。语言不够简洁,表达意思不够全面。没有色如翡翠那么好。
②指导朗读:
师:哎呀,写作不仅要表达通顺,还讲究语言优美,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