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

上传人:875845154 2016/4/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查看精彩图册作品名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创作年代:初唐作品出处:《王子安集》文学体裁:五言律诗作者: 王勃作品风格: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目录作品原文注释译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朗读节奏划分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朗读节奏划分展开作品原文注释译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朗读节奏划分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朗读节奏划分展开编辑本段作品原文【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5、城阙( què): 皇宫门前的望楼, 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书法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7、三秦: 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为雍,塞,翟三国,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8、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行为的处所, 译为: 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9、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10 、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11 、宦( huàn )游:出外做官。 12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 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13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4 、比邻:并邻,近邻。 15 、无为:无须、不必。 16 、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7、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都城长安,你将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佩巾。编辑本段创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 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编辑本段作品鉴赏赏析一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 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奇峰突起, 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 江山难阻”的情景, 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张)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两句, 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第一句“城阙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