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惠州一绝/食荔枝.ppt

格式:ppt   大小:538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惠州一绝/食荔枝.ppt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20/11/25 文件大小:5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惠州一绝/食荔枝.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惠州一绝/食荔枝
宋代·苏轼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作者简介:
苏轼(sū shì)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作者简介: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惠州一绝/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背景:
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例如,《新年五首》:“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赠昙秀》:“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丹”。《〈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
古诗文系列:惠州一绝/食荔枝
赏析:
《和陶归园田居》其五:“愿同荔枝社,长作鸡黍局”。《食荔枝二首》其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不错,从一些现象上看起来,苏轼在岭南时的心情与初贬黄州时相比,确实显得更加平静,不见了“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失意与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