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三级安全教育指的是:
厂处级 中心级 班组级
3.“三违”:
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 违反劳动纪律
4.“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 不被他人伤害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5. 联保互保“四个互相”:
互相提醒 互相监督 互相照顾 互相保证
6.“四不放过”: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7.“三同时”:
凡是我国境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
8.“五同时”: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9. 事故的三个阶段:
前兆阶段 爆发阶段 持续阶段
安全月活动主题: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1. 安全月时间:
国家:6月份 瑞丰:6月15日—7月15日
安全大检查告知卡:
13. 消防“四个能力”: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2)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14. 火灾的“四懂四会”:
“四懂”:
(1)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2)懂预防火灾的措施;
(3)懂灭火方法;
(4)懂逃生方法
“四会”:
(1)会报警;
(2)会使用消防器材;
(3)会扑救初起火灾;
(4)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15. 火灾的种类:
固体火、液体火、气体火、电器火、金属火
16. 电器火的主要成因:
电器短路;
线路老化;
假冒伪劣产品;
使用方法不当;
使用时间过长。
17. 灭电器火:
首选:灭火器;
禁忌:水——漏电、爆炸;
不宜:湿棉被、沙土——操作难度大。
18. 灭火器的种类:
(1)二氧化碳灭火器:
常用于狭小空间,如发电机房和配电室;瞬时喷射温度零下40度,易将人冻伤;
干粉灭火器:
腐蚀性强,不能扑救皮肤起火;每月检查一次,每年更换一次药剂;最高承受温度为55度,超过易爆炸;避免摩擦及腐蚀生锈,否则易爆炸;
水系灭火器:
无毒无害,可扑救皮肤起火、油锅、电器火;三年更换一次药剂;灭火效果相当于干粉的四倍。
19.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取出灭火器;
(2)拉开保险销;
(3)将喷嘴对准火苗根部;
(4)站在上风口用力按下手柄。
20.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是否正常;
使用前要将瓶体颠倒几次,使筒干粉松动;
除掉铅封;
拔掉保险销;
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无管的左手端着瓶底,右手抓着压把);
在距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摇摆(没有喷管的直接对准火源根部),喷射干粉覆盖燃烧区,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21. 二氧化碳灭火器(常用)的使用方法:
见文档
22. 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1)打开消火栓门,按下部火警按钮;
(2)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
(3)另一人接好水带和阀门口;
(4)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
23. 应急:
消防:8393119
医务室:8393120
煤防站:8393721
24. 浓烟中的毒素:
二氧化碳:头晕、头痛、视力听力障碍;
一氧化碳:有毒气体,无色无味;
二氧化硫:呼吸困难,过早死亡;
氰化氢:无色,剧毒,一分钟可致人死亡;
甲醛:刺激眼睛和黏膜,呼吸困难;
丙烯酸:腐蚀皮肤,烧伤眼角膜;
氨:呼吸受阻,视力受损。
25. 浓烟致人死亡的原因:
主要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空气中,呼吸两三口就会失去知觉,1—3分钟就会导致死亡。
26. 浓烟中的自救:
将毛巾对折三次,八层;
用水将毛巾完全打湿,拧至水滴慢滴的状态(过多水会导致氧气不足,窒息);
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低头弯腰,迅速逃离火场。
湿毛巾只能暂时过滤有害气体及颗粒,最长使用3分26秒。
27. CO2灭火浓度:30~35%
28. 安全生产的“五项规定”:
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关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关于安全生产检查,关于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