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浙江海纳破产重整案例分析样稿.doc

格式:doc   大小:1,647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浙江海纳破产重整案例分析样稿.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11/25 文件大小:1.6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浙江海纳破产重整案例分析样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要么万劫不复,要么涅槃重生
——浙江海纳破产重整案例分析
财务管理0901班课程设计论文

刘水源 U16652
陈 岩 U16646
周 雪 U16620
张文敏 U16612
陈楚茵 U16634
6月22日
目录
1. 案例背景 4
2. 案例回顾 6
3. 案例分析 7
? 8
,浙江海纳何去何从? 12
重整制度有哪些理论依据呢? 16
怎样从浙江海纳案例中吸收教训规避风险呢? 22
浙江海纳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经验呢? 23
中国现在破产重整制度还有哪些问题呢? 24
27
27

要么万劫不复,要么涅槃重生
——浙江海纳破产重整案例分析

摘 要:众合机电前身浙大海纳,曾是浙江大学控制“小盘高校概念”“硅”股。在浙江大学技术依靠下,曾经浙大海纳业绩斐然。4月20日, S*ST海纳在之前连续9个涨停板后忽然停牌,以后再无消息。同年11月20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同意浙江海纳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浙江海纳案也成了新《破产法》实施后,第一个由债权人申请上市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以后,大家对于浙江海纳破产重整一事议论纷纷。本文从企业财务视角,介绍了浙江海纳破产重整背景、经过,探讨该企业走向破产原因,深入分析当浙江海纳面临清算或重整时候,企业为何选择了破产重整,讨论这一案例给我们经验教训,进而指出中国在上市企业破产、退市制度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关键词:浙江海纳 上市企业 破产重整
引言
破产重整是指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破产原因企业,在法院主持下,由各方利害关系人参与,进行企业经营重组、债务清理活动,以挽救企业、避免破产清算法律制度。它是预防企业破产最为主动、有效法律制度,也是中国新《企业破产法》中一项关键制度创新。浙江海纳科技股份是新破产法实施后中国首例根据债权人会议表决程序经过重整计划上市企业破产重整案件,对以后上市企业经过司法路径进行破产重整、优化资产配置将产生深远意义,本文将以其为背景,对浙江海纳财务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破产重整原因和中国破产重整制度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并为以后破产重整提出合理化提议。
案例背景
中国首例上市企业破产---浙江海纳事件于落下帷幕。鉴于中国市场独特征,A股市场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而此例事件所引发舆论,络绎不绝。
让时间倒退十二个月,回到,这是动荡十二个月。中国经济展现高速发展,结构失衡,局部收益特点。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冲高回落过程,%,但日趋失衡状态愈发显而易见。从分季度来看,经济活动从第一季度开始加速,二季度达成顶峰,三季度开始放缓,四季度经济深入减速;二季度以来国家未控制投资增速而出来一系列调控政策在四季度出现效果。%,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和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加分别为10%和11%。但45%高储蓄率依旧对GDP增加组成威胁,政府不得不数次调整银行利率。人民币升值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了中国投资环境。中国宏观政策和投资宏观环境显得略微艰巨,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资料显示:销售收入集中度有待深入提升,中国百强上市企业占比靠近七成。这么大环境无疑是给中小型企业施加压力,在有限市场里面面临更多威胁。
然而,当我们把眼光投向A股市场,会发觉,截止到,一直备受关注中国A股市场尚无上市企业破产先例。但这并非表明中国上市企业长久经营业绩优良。从中报来看,按企业资不抵债且不能偿付到期债务作为破产依据,就有41家企业净资产为负且净现金流小于流动负债而濒临破产。而且历史上已经有6家上市企业被债权人提出过破产申请,但无一例外地得到了重整。同时,主动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实施证券企业综合治理、推进上市企业质量提升、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等举措,使得A股市场出现重大改变,尤其是融资方面。据报道:,,,%。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大秦铁路、中国国航、中国人寿等大市值企业成功实现A股上市或发行。在H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