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东财职业生涯:第03章 职业生涯与管理理论.ppt

格式:ppt   大小:293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财职业生涯:第03章 职业生涯与管理理论.ppt

上传人:相惜 2020/11/26 文件大小:2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财职业生涯:第03章 职业生涯与管理理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 职业生涯与管理理论
1
管理课件
职业生涯认知理论
职业发展理论
职业匹配理论
职业周期理论
施恩职业生涯系留理论
本章小结
复****思考题
职业生涯认知理论
职业“自我”的概念
萨帕:他把金兹伯格的“职业性”看做“自我意识”,认为人的职业性的发展,也就是人们的“自我”概念或意识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班尼斯特和福朗塞拉:
第一,每个人均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并依赖于自我意识的“自我”特性。
第二,每个人都有自身体验的完整概念,而且自己就是这种“体验”本身。
第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环境,这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都在自己进行选择,也要为自己的行动负一部分责任。
第五,人们通过与别人的类比和区别,来定义“自我”,也可以推论出别人的“自我”。
第六,人们经历即体验,并且要反思、总结、评价、分析。
职业生涯认知理论
自我与职业的联系
金兹伯格:提出和运用了“职业性”这一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的职业能力和对职业的认识之类的特征是发展的、演进的,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过程。这种职业性导致职业选择及其成功、正确与否。
萨帕:职业的自我认识、自我概念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实体,在经验表明需要变化以适应现实时,它在生活中就作出转变。
罗伯茨:年轻失业者看待自己的不同方式,是其失业因素中的重要一环。
职业发展理论
金兹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
金兹伯格是职业发展理论的缔造者,他和萨帕成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职业决策是一连串的过程。
(2)职业选择是一种优化决策。
(3)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现实因素、教育因素、个人的情感和人格因素、职业价值与个人价值观因素。
职业发展理论

金兹伯格的职
业性成熟论
空想期
尝试期
现实期
即幻想期,少年时期,特征是少年儿童想象“早日长大***,***
后干某种工作”。
即试验期或暂定期,10岁至12岁到16岁至18岁,人脱离少年的盲
目、随意性幻想,开始考虑未来个人的满足和职业的选择。
现实期一般从16岁至18岁之间开始。这一阶段即人们正式的职业
选择决策阶段。
探索阶段:
青年人试图把自己
个人的选择与社会
的职业岗位需要等
现实条件联系起来。
结晶阶段:
青年人对一种职业
目标有所专注,并
努力推进这一选择。
特定化阶段:
青年人为了特定的
职业目的,进入更
高一级学校或接受
专业训练。
职业发展理论
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

(1)人是有差异的
(2)职业选择与调适是一个连续过程
(3)职业发展过程具有可塑性

(1)成长阶段
(2)探索阶段: ①暂定期。 ②过渡期。 ③试行期。
(3)确立阶段
(4)维持阶段
(5)衰退阶段
职业发展理论

(1)时间层面:按人的年龄和生命历程划分的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衰退五大阶段。
(2)领域层面:一个人终生所扮演的各种不同角色,如儿童、学生、公民、赋闲在家者、工作者和家庭主妇等。
(3)深度层面:一个人在扮演每一个角色时所投入的程度。这一理论也被称为“彩虹理论”。
职业匹配理论
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
—职业因素匹配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性与能力模式,这种特性和模式与社会某种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及其对人的要求之间,有较大的相关度。
●(1)特性评价。
●(2)因素分析。
●(3)二者匹配。

●(1)阿尔波特的人格论。
●(2)卡特尔的16种特性论
职业匹配理论
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
理论基础: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是将人格与职业均划分为不同的大的类型,当属于某一类型的人选择了相应类型的职业时,即达到了匹配。
霍兰德(Holland)提出的人格与职业类型匹配学说:人格分类包括现实型、调研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6种基本类型,相应的,社会职业也分为上述6种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