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西医护理操作操作.doc

格式:doc   大小:84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医护理操作操作.doc

上传人:wdggjhm62 2020/11/26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医护理操作操作.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准备用物: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镊子筒及持物钳包一套、标签、笔。
(二)操作程序:
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包外灭菌日期,包布有无破损,潮湿等。
3、遵无菌原则打开无菌钳包,检查灭菌指示卡,取出镊子筒置于操作台面上,无菌持物钳置于筒,包布放于治疗车下层。
4、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
5、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
(三)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到物品旁使用。
3、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4、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
取用无菌溶液法
(一)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溶液、纱布、弯盘、碘伏、储槽(盛治疗碗)、治疗盘、瓶启子、无菌棉签。
(二)操作程序:
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取无菌溶液、擦去尘、核对药名、检查有效期、瓶盖是否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沉淀、变色、浑浊等。
3、启开瓶盖,用拇指、食指或用双手拇指翻起橡胶瓶塞并松动,常规消毒
瓶颈及瓶塞,取下瓶塞。手握无菌溶液,标签向上,先倒少量溶液冲洗瓶口于弯盘,再由所冲洗的瓶口处,倒所需浓液量于治疗碗。
4、取用后立即塞上橡皮塞,消毒瓶塞盖好。注明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24小时。
(三)注意事项:
1、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
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
无菌容器使用法
(一)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容器及物品。
(二)操作程序:
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查看无菌容器标识和灭菌日期,封闭情况。
3、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当将容器盖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
4、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中取出无菌物品,放于治疗盘,然后将容器盖严。
5、注明打开无菌容器的日期和时间。
(三)注意事项:
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面容器边缘和面。
2、无菌容器打开后,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
铺无菌盘法
(一)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包,无菌持物钳包。
(二)操作程序:
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无菌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3、选择宽敞、干燥、平坦的位置,解系带绕好放于包布边下,先打开包布外角,再打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角,手不可触及包布面。
4、用无菌持物钳取出一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剩余部分按原折痕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5、双手捏住治疗巾上层两角的对面,轻松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治疗巾面构成无菌区。
6、放入无菌物品(治疗碗)边缘对齐盖好。
7、将开口处向上反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反折一次。
(三)注意事项:
1、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
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戴无菌手套
(一)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取下手表、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手套1副。
(二)操作程序:
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戴手套前先核对手套袋面上的手套和灭菌日期。
3、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粉均匀地涂擦双手。
4、一手掀起口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5、掀起另一只袋口,以戴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翻边面(手套外面)同法将手套戴好。
6、将手套的翻转部分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
(三)注意事项:
1、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者另一手套的面。
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不可硬拉。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体温的测量
(一)目的:
1、测量记录患者体温。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二)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清洁罐备已消毒的体温计、另备一罐放测量后的体温计、纱布、秒表、记录单、笔、必要时准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等。
(三)操作程序: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测量部位和皮肤状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