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在语音室朗诵的一点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语音室朗诵的一点体会.doc

上传人:892629196 2020/11/27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语音室朗诵的一点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语音室朗诵的一点体会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在语音室朗诵的一点体会》的内容,具体内容:我是1999年1月尝试在语音室朗诵的,记得第一次就是在"慧眼观天下"的鼓励和带动之下有了自己的"处女诵",之后,慧眼又给了我很大的而且非常具体...
我是1999年1月尝试在语音室朗诵的,记得第一次就是在"慧眼观天下"的鼓励和带动之下有了自己的"处女诵",之后,慧眼又给了我很大的而且非常具体的帮助,成为我的师傅。算起来已经有很多年了,我的朗诵得到了网上朋友们的肯定,自己也有了些体会。我把这些体会写下来,就是想跟大家切磋。
一、关于朗诵的定义
按照一般的狭义的定义,所谓"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但从广义上讲,我认为这样的定义是不准确的,首先,"诵"被解释为"背诵"是不准确的,我们知道,除了背诵外,还有"默诵"、"吟诵"、 "唱诵"等词汇。诵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大类形式,"背"、"默"、"吟"、"唱"都是诵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小类"。因此,"诵"应该理解为一种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达。
从实践上讲,朗诵是允许不背诵的,比如电台播音,比如电影配音。特别是文字很长的散文,要想背出来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但不能背诵并不妨碍"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因此,能不能把文章背下来,并不是定义是否是"朗诵"的要件。
二、脸皮要厚
之所以用"脸皮要厚"这样的话来描述朗诵初学者的心理准备,是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不是职业的语言工作者,不是演员,即没有经过专门的朗诵训练,也没有经历过舞台心理和观众心理适应的训练,朗诵只是我们丰富业余生活或者职业技能多样化的需要(比如语文教学),平时,如果只要求朗读,一般不会有心理上的顾虑,因为受众多是我们的"下属层":比如,学生,儿女,充其量是"平级":比如同学、同事。同时,面对那样的对象,朗读的目的又非常明确,听者不会认为你在"表演",并因此给予充分的认可和支持,这是诵读的一个必要的环境保证,在这样的环境下朗读,没有压迫感和忌惮。
而在语音室朗诵则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这属于"表演"性质了,不再仅仅是读,而是诵。"表演"区别于日常表现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就是要把平时不轻易表现出来和以分散形式出现的情绪表达,情感表达,语气运用及发声形式集中地表现出来。这往往会使别人"大吃一惊",特别是不从事语言专业的人的家庭和朋友更是如此。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职业的播音员,无论他在什么地方,即使他用特别职业的语言表达,他周围的人不会诧异,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他"原本就是"干这个的",很自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受到周围的压力和目光的存在,即使没有人看着你。这是心理作用使然,是经验给我们的"教训"的很自然的反应。虽然很自然,但我们必须克服掉,否则,诵者很难放松地在一种没有杂念的状态下诵读作品。我时常就有这样的经历:当我周围没有一个人的时候,读得特别地投入,特别到位,但中间突然有人进来(有思想准备),我不能停止,但我已经在想:她会不会看着我笑呢?那时,我自己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开始紧张,情绪立即变得不合时宜地收敛,整个文章的诵读前后不统一,情绪不连贯,感情不到位——诵读失败。但有时,我也抱着"豁出去"了的心态,并不在意是否有家人在场,继续按照"既定方针"读下去,诵读的效果很好,事实上也没有谁讥笑我。
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我们注意,很多朋友很胆怯,或因为羞涩或因为对自己的朗诵水平持怀疑态度或忌惮听众有不好的评论,往往顾虑比较多,反映在朗诵过程中就是紧张,声带发紧,呼吸节奏变化不均匀,急于读完,急于听到听众的肯定的评价。记得我自己第一次读的时候也是这样,只是我掩饰得比较好,紧张倒是没表现出来,但当时急于要把一篇文章读完,感觉上象是遭到观众起哄的舞台上的小丑,希望快快读完,好下场。下场了,又很想得到评论,最好是表扬多多。
在语音室里,有各种各样的诵者,有的水平高些,有些水平低些,风格廻异,这种相对差异与不同永远是存在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有认真准备,全心投入。其它不必旁骛。这一点,我特别赞赏港台歌星,你看他们,不管水平多差,在舞台上都是全情投入的,即便最后结果不好,演出的时候根本不想那么多。更何况,即使是专业的,职业的语言工作者,在他们对作品的处理上仍然有很多的形式和值得商榷的地方,更别说我们这些业余的了。我说我们得有"革命的大无畏精神",谁怕谁?反正你也看不到我,你说你比我强,那也未必呢,说不定就有"某一点"我比你强呢。朗诵一旦开始,就必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必须有点阿Q精神。谦虚要放在朗诵之后,等你下了场,你必须谦虚,因为,没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好,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