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水污染控制工程稳定塘.pptx

格式:pptx   大小:7,406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污染控制工程稳定塘.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0/11/27 文件大小:7.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污染控制工程稳定塘.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稳定塘按塘内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等进行划分,可分类如下:
1.好氧塘
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
2.兼性塘
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为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区(过渡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
3.厌氧塘
厌氧塘的塘深在2 m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
4.曝气塘
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2m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
5.深度处理塘
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其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很低,一般BOD5≤30mg/L。常用于处理传统二级处理厂的出水,提高出水水质,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除上述几种常见的稳定塘以外,还有水生植物塘(塘内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以提高污水净化效果,特别是提高对磷、氮的净化效果)、生态塘(塘内养鱼、鸭、鹅等,通过食物链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以提高净化效果)、完全储存塘(完全蒸发塘)等也正在被广泛研究、开发和应用。
稳定塘有下述优缺点:
1.稳定塘的优点
(1) 基建投资低
当有旧河道、沼泽地、谷地可利用作为稳定塘时,稳定塘系统的基建投资低。
(2) 运行管理简单
经济稳定塘运行管理简单,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较低,约为传统二级处理厂的1/3~1/5。
(3) 可进行综合利用实现污水资源化
如将稳定塘出水用于农业灌溉。充分利用污水的水肥资源;养殖水生动物和植物,组成多级食物链的复合生态系统。
2.稳定塘的缺点
(1) 占地面积大
没有空闲余地时不宜采用。
(2) 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
如季节、气温、光照、降雨等自然因素都影响稳定塘的处理效果。
(3) 设计运行不当时,可能形成二次污染
如污染地下水、产生臭气和滋生蚊蝇等。
虽然稳定塘存在着上述缺点,但是如果能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利用稳定塘处理污水,则可以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好氧塘
1.好氧塘的种类
好氧塘有高负荷好氧塘、普通好氧塘和深度处理好氧塘等三种。
(1) 高负荷好氧塘 这类塘设置在处理系统的前部,目的是处理污水和产生藻类。特点是塘的水深较浅,水力停留时间较短,有机负荷高。
(2) 普通好氧塘 这类塘用于处理污水,起二级处理作用。特点是有机负荷较高,塘的水深较高负荷好氧塘大,水力停留时间较长。
(3) 深度处理好氧塘 设置在塘处理系统的后部或二级处理系统之后,作为深度处理设施。特点是有机负荷较低,塘的水深较高负荷好氧塘大。
2.好氧塘基本工作原理
如图7-1所示。塘内存在着菌、藻和原生动物的共生系统。有阳光照射时,塘内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同时,由于风力的搅动,塘表面还存在自然复氧,两者使塘水呈好氧状态。塘内的好氧型异养细菌利用水中的氧,通过好氧代谢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并合成本身的细胞质(细胞增殖),其代谢产物CO2则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碳源。

藻类光合作用使塘水的溶解氧和pH值呈昼夜变化。白昼,藻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超过细菌降解有机物的需氧量,此时塘水的溶解氧浓度很高,可达到饱和状态。夜间,藻类停止光合作用,且由于生物的呼吸消耗氧,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下降,凌晨时达到最低。阳光再照射后,溶解氧再逐渐上升。好氧塘的pH值与水中CO2浓度有关,受塘水中碳酸盐系统的CO2平衡关系影响,白天藻类光合作用使CO2降低,PH值上升;夜间,藻类停止光合作用,而细菌降解有机物的代谢没有终止,CO2累积,PH值下降。
三、兼性塘
1.兼性塘的基本工作原理
~,通常由三层组成,上层好氧区、中层兼性区和底部厌氧区,如图7-2所示。
好氧区: 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机理与好氧塘基本相同。
兼性区: 塘水溶解氧较低,且时有时无。这里的微生物是异养型兼性细菌,它们既能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也能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代谢。
厌氧区: 无溶解氧。可沉物质和死亡的藻类、菌类在此形成污泥层,污泥层中的有机质由厌氧微生物对其进行厌氧分解。与一般的厌氧发酵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