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院前急救
教学目的与要求
A
B
C
D
E
掌握院前急救的原则
掌握现场救护的方法、要点
熟悉院前急救的重要性、特点及转运途中监护原则
了解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服务系统的设置与管理
院前急救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第一节:概述
概 念
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
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和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急救实践证明:最佳急救期----伤后12小时内;较佳急救期----24小时内;延期急救期----24小时后。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min,严重创伤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快速、安全的转送病人,可以为挽回病人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为院内进一步救治打下良好基础。
医疗 社会
院前急救是社会应急防御天灾人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重要性
突发性
紧迫性
责任性和技术性性
社会性和协调性
二、特点
三、任务
1. 平时呼救的院前急救
这是院前急救的主要和经常性任务。一般情况下呼救的病人可分为二类:
第一类为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病人;
第二类为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尚无生命危险的急诊病人 。
三、任务
2. 大型灾害或战争中的院前急救
遇到有特大灾害或战争有大批伤员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执行有关抢救预案,无预案时需要加强现场伤员分类和现场救护,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及时分流,转送到预定医院。
三、任务
3. 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
特殊任务是指当地的大型集会、体育活动、重要会议及外国元首或重要外宾来访等救护值班。
三、任务
4. 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
院前急救的通讯网络在整个急救过程中,起承上启下、沟通信息的枢纽作用。
三、任务
5. 急救知识的普及
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与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救与互救能力相关。因此,全社会应大力普及救护知识,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掌握自救及互救技能,在突发现场成为能开展现场救护的“第一目击者(firstresponder)”,赢得抢救时机,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因此,平时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进行教育宣传,以及举办各种急救知识与救护技术培训班,提高与普及全民自救互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