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听教育专家授课及讲座之心得体会样稿.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听教育专家授课及讲座之心得体会样稿.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11/2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听教育专家授课及讲座之心得体会样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听教育教授讲课及讲座心得体会
闫丽娜
9月20日和21日,我有幸来到郑州大学聆听第九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高效课堂和新课标导向培训会,听了著名小学数学特级老师吴正宪、华应龙、吴亚萍、徐长青和刘松老师课和讲座,受益匪浅。
一、尊重、了解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以足够自由空间
比如吴正宪老师先是一节《认识方程》示范课,以后是进行台上台下互动步骤,最终进行《从算数思维到代数思维》讲座。不管是她示范课还是她讲座全部围绕着《从算数思维到代数思维》这一专题。现有理论又有实践,给人以启迪。
(1)变抽象为具体,变麻烦为简练
吴老师借助天枰帮助学生建立了方程概念。实物天枰比较精密,操作很麻烦,很花时间;改用课件天枰,操作由老师随意调控,即使操作方便,但学生没有自主参与活动机会。于是,老师就自己制作了学生能参与活动直观天枰——用纸板做天枰,两端托盘之间横杆中心用螺丝相接,然后借助直观教具形象展示,把抽象方程直观起来。
(2)创设丰富学习情境,加深对方程了解
吴老师创设了丰富学习情境,巧妙把方程和现实联络起来,使学生很快就了解了方程概念,而不是肤浅 “含有字母,有等于号式子就是方程” 字面上了解。
(3)分类有方法,教学有技巧
吴老师利用天枰,把天枰左边托盘放进180克香蕉和未知质量苹果,天枰右边托盘放进300克砝码,经过放进苹果,拿走苹果一连串操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用数学语言(式子)来统计:180+
□=300,180+x=300,180+x>300,180+x<300……接着,老师指导学生把以上式子分类,经过分类让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等式。在分类时,吴老师一句话为学生分类铺平了道路:
师:“刚才,我们在操作天平时,出现了多个不一样情况”?
学生:“两种,平和不平”。
师:“对,不管是向哪边倾斜,总而言之全部是不平。那你们能够将以上这些式子根据这么来分分类吗?”
简单几句话,就使得学生不能乱分类了,只能把式子分为相等和不相等情况。不然,分类方法就很多了:比如含字母和不含字母,带方框和不带方框……假如这么一来,就很轻易造成课堂无法控制。
(4)以直观天枰建模,拿走直观天枰,建造心中天枰
吴老师创设情境图:一壶装有毫升水往两个暖壶倒满水,再往一个200毫升水杯倒满水,恰好倒完。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恰好倒完”找出等量关系来表述这时心中天枰,最终抽象出天枰,进而用式子表示心中天枰:2x+200=,在这个过程中就实现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
(5)让方程回归生活,在身边找方程
吴老师认为,方程就是讲小说,让学生在身边寻求方程,把抽象方程和生活现实联络起来,“让学生站在老师旁边就有方程,你能讲个小说吗?”学生身高145厘米,老师身高x厘米,老师比学生高35厘米,依据此活生生现实情境让学生列一个方程,深入了解方程意义。把抽象方程和生活情境建立联络,让学生换个思绪了解方程,为方程增添生命活力,从而加深和丰富对方程意义了解。
(6)亲切语言,深度评价
“你总是在那关键时候,说那关键话。”——试想,孩子得到了老师这么肯定,怎能不继续全身心学习呢?
“别急,人家会!”——这时对反应稍微慢一点孩子最好抚慰和激励!
“你有问题,问她呀,接着问!”——这是对孩子多么信任啊!完全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