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概述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两个主要
部分。与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
济学实践性很强。随着经济问题变化,宏观经济
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也变化。所以到目前为止,
很难给宏观经济学下一个全面的定义。
(二)研究对象
简单说,宏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经济总体,或经济体的总量关系。经济体可以是某一地区、一个国家,也可是以世界。通常,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经济总量关系。经济总量关系主要有:
1、总产量(最终产品)及其波动和增长率(不考虑产品构成)
2、就业量与失业率(不考虑职业分布)
3、价格水平与通胀率(不考虑相对价格)
其中,最重要的是总产量及其增长。
总产量也可称为国民收入。其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
通常可用下图表示:
Y
时间t
Y
Y*
长期增长
周期波动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静态地说,宏观经济学
(1)从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两方面说明
实际国民收入Y如何决定。
(2)将实际国民收入Y与潜在国民收入Y*进行比较。
(3)若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不一致,则找
出原因,并说明应如何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控。
图示:
t1
t2
t3
.
.
.
.
.
总供求与实际国民收入决定
P
y
y*
y*’
AD
AS
y
.
2、动态且短期地说
短期中实际产量Y则通常围绕潜在产量Y*而波
动,这即经济周期。波动中如实际产量低于潜
在产量,意味着失业,反之会有过度就业,这
将造成通胀。宏观经济学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说
明这种波动,包括周期性的原因及对策。
3、动态且长期地说
长期中,实际产出Y与潜在产出Y是一致
的,且潜在产出随生产能力的长期上上升
而增加。这叫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还包
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
,Y决定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
衰退与失业
过热与通胀
总需求
总供给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Y
宏观经济政策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四)宏观经济主要变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它反映一国总生产状况,可
叫总供给,分为名义的、实际的和潜在的。
(1)潜在产量(总供给)Y*(potential):资源充分利用
时最大产量,反映一国生产能力。
(2)实际产量Y:有两种产量概念都译为实际产量。一
是与潜在产量对应,指由有效需求和实际就业决定的
总产量,称actualGDP。二是与名义产量对应,指对
名义产量进行价格调整得出的产量指标,称realGDP
(真实的GDP)。
(3)名义产量(nominal):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实际产
量。名义产量对实际产量的偏离反映物价水平变动即
通胀。
2、失业率(U)P607
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
度,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宏
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原因、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