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儿科小结
结合老师上课时的重点和课后复习题,我作了前七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绪论
生长发育
名词解释: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自出生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止的4周称为新生儿期。
围产(生)期(perinatology):胎龄满28周(出生体重≥1000g)至出生后7天。
幼儿期(toddler’s age):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称为幼儿期。
简答题:
儿科在临床方面与成人有何不同?
基本特点: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
儿童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之中,年龄越小,与成人差别越大。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解剖特点
★生理生化
★免疫系统—抵抗力低,易患病
出生时IgG水平高,随后逐渐降低,6个月后最低,6-7岁达成人水平;
新生儿时IgM浓度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SIgA水平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病理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fetal period)
↓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
婴儿期(infant period)
↓
幼儿期(toddler’s age)
↓
学龄前期(perschool age)
↓
学龄期(school age)
↓
青春期(adolescence)
熟记三个公式:体重、身高、乳牙数
★身高(Standing height):
身高(cm)=年龄×7+75(cm)
★体重( Weight,W ):
<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
7~12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
1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
★乳牙数
2岁内乳牙数=月龄-4~6
儿童保健原则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名词解释:
儿科病史:患儿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全面和客观的科学记载
计划免疫: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及传染病发生情况给儿童规定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的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简答题:
1、1岁内小儿预防接种内容?
建议大家这样记:
乙肝疫苗:0,1,6 (个月)
卡介苗:出生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2,3,4 (个月)
百白破混合制剂:3,4,5 (个月)
麻疹疫苗:8 (个月)
?
◎按体重计算:
每日(次)计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
◎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药物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2)×剂量/(m2)
◎按年龄计算
◎从成人剂量折算
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
(所得剂量一般都偏小,故不常用)
3.儿童各年龄期保健特点
4.儿科病历的书写及体格检查
5. 如何选择小儿药物?
(涉及内容太多,不赘述,请参看幻灯和课本熟记)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
名词解释:
★面神经征(Chvostek sign):用指尖或叩诊锤叩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出现眼睑及口角抽动为阳性。正常新生儿可出现假阳性。
★腓反射(peroneal sign):用叩诊锤叩击膝部下外侧的腓骨小头处的腓神经,足部向外侧收缩为阳性。
★陶瑟征(Trousseau sign):用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打气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内该手出现痉挛状为阳性。
★重度营养不良:由于能量和(或)蛋白质严重缺乏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体重<正常均值(>30%),腹
壁皮褶厚度近消失,严重消瘦,身长明显低,皮肤苍白无弹性,精神萎靡呆滞明显,肌张力低下。
简答题:
?
◎营养素含量丰富,吸收好
宏量营养素产能比适宜,易于消化的蛋白质
易于吸收和营养的脂肪。
◎生物作用:
含缓冲物质少,利于酶发挥作用;
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营养性被动免疫) SIgA
生长调节因子。
◎其他
适温、新鲜、无菌
经济--1/5人工喂养费用
省时
精神、心理作用
?
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母乳+牛奶、配方奶或米羹
★人工喂养:喂养牛奶、配方奶或米羹
?
★循序渐进
★由一种到多种:先添加一种,后渐添加多种
★由少到多:如鸡蛋黄的添加
★由稀到稠:
★由细到粗:汤泥末碎
(辅食添加口诀表)
?
3岁以上小儿营养不良(消瘦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