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第一人民医院静疗组
.
定义
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药物外渗的分期
临 床 表 现
药物外渗的分类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
定义
渗出: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国内外文献报道:%~6%
.
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药物因素
血管因素
操作因素
其他因素
.
1、药物的因素: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
2、血管的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3、操作因素:由于穿刺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针头固定不牢,使药液漏出至血管外或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
4、其它因素:如淋巴水肿、输液量大,病人不合作、血小板数量少,静脉注射部位弯曲。
.
药物外渗的分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组织坏死期
.
常见临床表现
1输液局部表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
常见临床表现
2外渗液体在注射部位聚集成硬结,严重者可出现疱疹、大水疱,随后出现溃疡或大斑块,斑块或溃疡下方常可见广泛组织坏死
.
常见临床表现
3溃疡、斑块最终出现坚硬的黑色焦痂,焦痂外周红斑肿胀
.
常见临床表现
4由于皮下组织受累,可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受累部位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