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钙 化 防 御calciphylaxis
由 来
1898年,Bryant和White首次报道1例尿毒症患者出现皮下组织、小动脉的转移性钙化。
1962年,Selye等采用维生素D、PTH或富含钙磷的饲料致敏动物,2~3天内给予局部创伤、注射铁盐等刺激,建立皮肤和内脏的钙化模型,命名为calciphylaxis(钙化防御)
1998年,Coates等发现本综合征与患者血管壁的钙沉积有关,且多见于尿毒症,因此命名为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
基 本 概 念
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 或
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 CUA):
以系统性小动脉钙化和组织缺血为特征的一种少见、但致命的血管性疾病;
主要表现:动脉血管钙化和皮肤溃疡、周围组织缺血性坏死,严重者出现坏疽。
流 行 病 学
发病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和肾移植:%
其他疾病:个案报道--见于炎症性肠病、类风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甲旁亢、酒精性肝硬化
平均发病年龄:48±16岁
50岁以上占70%,60岁以上占30%
女性多见 男:女 1:3
预后差:1年生存率45%,5年生存率35%
主要死因:败血症
钙化防御的危险因素
透析
老年人
肥胖
糖尿病
白种人
近期体重明显下降
应用华法令
大剂量碳酸钙
血清蛋白C或蛋白S缺乏、活性降低
维生素K缺乏
低蛋白血症
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
钙化防御发病机理
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机理:
钙磷代谢异常:高血钙、高血磷和钙磷乘积升高
并非必备条件
文献报道钙化防御患者 68%高血磷
20%高血钙
Wilmer:21例钙化防御患者钙磷乘积与其他患者无差异
甲状旁腺激素升高:PTH刺激血管内膜增生,导致血管闭塞。
文献:钙化防御患者中仅20%存在继发性甲旁亢
部分患者切除甲状旁腺后,钙化防御无明显改善
钙化防御发病机理
凝血系统异常
部分钙化防御患者存在明显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血清蛋白C和蛋白S缺乏或功能降低、华法令使用史
华法令与高凝的关系?
钙化防御发病机理
华法令是维生素K的拮抗剂,可影响VitK依赖性的基质羧基谷氨酸(Gla)和Gas-6蛋白的羧基化,从而减弱基质Gla和Gas-6蛋白的抗凝功能,导致高凝状态。
Ross EA. Am J Nephrol 2011;34:460–467
Danziger J.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8; 3: 1504–1510.
发 病 机 理
皮肤钙含量:钙化防御患者皮肤钙含量常升高
血管钙化是细胞介导的成骨过程:血管中膜钙化常伴随骨蛋白、骨桥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