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2016年脚手架搭设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6年脚手架搭设规范.docx

上传人:daoqqzhuanyongyou2 2020/11/2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6年脚手架搭设规范.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者:PanHongliang
封面
仅供个人学****br/>2013年脚手架搭设规范
(一)施工方案
1、 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种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 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 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2、 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计算。
(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下表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 设计计算。但连墙件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 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2) 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 行加强。
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撐,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 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 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 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3) 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 沿脚手架
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 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 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4) 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 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3、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 固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 施工。
(二)立杆基
1、 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1) 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素夯实找平,上面铺5cm厚木板, 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2) 搭设高度25-50m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 采用回填
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cm厚道 確,其上
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3) 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 或于地而下lm深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50m厚混凝土基础,其上 采用枕支垫。
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 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 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底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 载传递,实验表明: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cm,板长二200cm), 可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提高5倍以上。当木板长度大于2跨时,将有 助于克服两立杆间的不均匀沉陷。
3、 当立杆不埋设时,离地面20cm处,设置纵向及横向扫地杆。设
置扫地杆的
做法与大横杆相同,其作用以固定立杆底部,约束立杆水平位侈及沉 陷,从实验中看,不设置扫地杆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也有下降。
4、 木脚手架立杆埋设时,可不设置扫地杆。埋设深度30-50cm,坑 底应夯实垫
碎砖,坑内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5、 脚手架基础地势较低时,应考虑周围没有排水措施,木脚手架立 杆埋设回填土后应留有土墩高出地面,防止下部积水。
(三)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1、脚手架高度在7m以下时,可采用设置抛撐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 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7m不便设置抛撐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
(1) 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发生的向内或向 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小立杆的计算长度, 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2) 连墙杆的间距,一般应按表中规定距离设置。当脚手架搭设高
度较高需要缩小连墙杆间距时,减少垂直间距比缩小水平间距更为有 效,从脚手架荷载载实验中看,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比三步二跨设 置时,承载能力提高7%。 (3)连墙杆应靠近节点并从底层第一步
大横杆处开始设置。(4)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 大于300mm 2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力。
(1)连墙杆位置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绘制作法详图,不得在作 业中随意设置。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
(2)连墙杆与建筑物连接作法可作成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柔性连 接可在墙体内预埋(p8钢筋环,用双股8号((p4)铅丝与架体拉接的 同时增加支顶措施,限制脚手架里外两侧变形。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
24m时,不准采用柔性连接。(3)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应与 其他杆件同步搭设;在拆除脚手架时,应在其他杆件拆到连墙杆高度 时,最后拆除连墙杆。最后一道连墙杆拆除前,应先设置抛撑后,再 拆连墙杆,以确保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稳性。
(四)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1、 立杆、大横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