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安全驾驶心得体会2.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驾驶心得体会2.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11/28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驾驶心得体会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本文分析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主要困难和特点,阐述了石油化工火灾扑救中应加强第一出动,调足攻坚力量;搞好火情侦察,准确掌握灾情;加强安全防护;搞好火场供水,保证灭火冷却大量用水;固移结合,冷却抑爆;积极准备,把握战机,总攻灭火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石油化工 火灾扑救 关键环节
四川省石油储量居全国第六位,西部地区第一位,,占全国的24%,年产84亿立方米,占全国的60%,以气、油、煤的挖掘、开采、提炼、生产、输送而产生的气井、矿井贮存库、中转库、炼油厂等易燃易爆危险性大的单位场所较多。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技术要求高,工艺设施复杂,处置程序环环相扣,处置过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稍有不慎,都将可能造成惨重损失,后果不堪设想。笔者通过对实战经验的总结和回顾,通过对石油化工火灾扑救过程中几个关键环节的分析研究,提出以下观点,与同行共探讨。
1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主要困难和特点
  爆炸的危险性大,防爆抑爆任务艰巨。易燃易爆是石油化工火灾的主要特点。爆炸一旦发生,破坏力极强,1993年8月5日深圳罗湖区清水河安贸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两朵硕大的蘑菇云从特区北部的清水河升起,青山瞬间成为火海,库区立刻化作废墟。1998年3月5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站爆炸造成12人死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艰巨和危险的工作,因此,扑救石油化工火灾中注意观察、侦察、分析爆炸的危险性非常重要,及早应对,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抑爆措施,对整个火灾的扑救、事故的处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火灾危险性大,易发生火情突变,预测判断难。石油化工单位原料和产品大多是易燃易爆物质,多生产、贮存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脑油、化工原料、石蜡、沥清、渣油等易燃可燃物资。可燃气体、可燃易燃液体蒸汽和炼油装置、设备发生爆炸后,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外溢,形成立体或大面积火灾。在火场上受热辐射、热传导作用和导流抽液时,易产生回火现象,引起其它设备的爆炸。在发生爆炸或燃烧的情况下,还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爆炸与燃烧的交替进行。灭火后,如果油品、可燃气体继续外溢和泄漏,极易发生复燃或复爆现象。燃烧、爆炸一瞬即发,破坏力极强,受现场条件和抢险条件的限制,很难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和及时应对。
  侦察检测困难,工艺设施复杂,灭火决策和有效方案不易确定。石油化工单位多管线相连,罐罐相连,建筑、生产设施林立,设备高大密集,生产工艺形成整套流程,工艺复杂。生产、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品种多,很多危险化学品物质为不常见,消防部队指战员本身不够熟悉。一些石油化工场所单位的事故现场,燃烧猛烈,燃烧面积大,有时短时间内难以组织有效的、准确详细的火情侦察,再加上有时没有专用的检测仪器,较难测出准确的数据。较难掌握现场的准确、详细情况。
  作战时间长,消耗大,保障困难。石油化工单位发生火灾,在缺乏有效扼制的情况下,易造成迅猛蔓延扩大的态势。如1997年6月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爆炸和火灾,造成9人死亡,伤39人,。火灾扑救历时40小时,共调集123辆消防车,1400余名消防官兵参战。火场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