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情绪智力的含义是什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情绪智力的含义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情绪智力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起来看看吧!情绪智力的含义情绪智力又称为情感智力,情感智慧...
情绪智力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起来看看吧!
情绪智力的含义
情绪智力又称为情感智力,情感智慧或情绪智能。 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对商业企业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它的理念是,经理人了解和控制自己和周围同事情感的能力将决定企业能否有更好的商业表现,如同其他许多重要管理学思想的重大突破一样,情绪智力的概念最初也是来源于商业领域之内。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Salove)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依尔(Mayer)提出的,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
在西方文化中,思维和情绪的关系的哲学讨论,大概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就近而言,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之前,心理学始终将情绪和智力作为两个领域来进行研究。在情绪和智力研究并行的同时,心理学家也逐渐熟悉到了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了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研究。上述这些观点和理论已经包含了情绪智力的最初含义,也可以说,它们就是情绪智力的最初起源。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情绪智力的先驱出现了。他们将其整合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认知和情感(也叫思维与情绪)。在这个时期,由于 (1980)首次阐述了情绪首因的问题,引发了情绪与认知的谁为首因的空前大辩论。这场谁为首因辩论的深远意义不仅在它本身,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认知驾驭情绪的心理哲学基础,使情绪、感情在哲学熟悉论上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同时,虽然"情绪智力"这个名词零星的出现了,但是还没有任何一个明确的方式来定义或者描述。
1990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P. Salovey和 D. J. Mayer一起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理论,并对其进行实证测量。Mayer等人从智力和情绪研究、哲学、人工智能、脑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寻找证据,来证实被他们命名为"情绪智力"的这种人的能力是存在的。1990年~1993年这个时期被普遍认为是情绪智力研究出现的划分点。在此期间,情绪智力的基础研究一步步进行,尤其是脑科学方面的研究。
1994年~1997年,情绪智力发生了不平常的转变,变得非常流行。这是由于D. Goleman (1994)出版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畅销书。此书受到媒体的大肆宣传,致使情绪智力开始风靡世界。由于这本书属于非专业著作,对情绪智力概念及理论的科学意义造成了极大混乱。所以,情绪智力思潮在1995年~1997年间风靡世界的同时,各种针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理论模型、量化研究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