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编制依据
1、临汾市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北环路下穿通道开槽平面图。
2、临汾市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北环路下穿通道工程勘察报告。
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CJ2-2008。
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67—2009。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8、《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建质[2009]87号.
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临汾市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北环路下穿通道位于临汾市城东、华康路以北、规划北三路至临汾云跃环保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段,设计起点K2+515,终点K3+045,全长530m,,南侧敞口段258.413m,北侧敞口段200.112m,敞口段根据埋深不同,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或悬臂式挡土墙。
本工程由临汾市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设计单位为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山西省第五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为临汾方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临汾市城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工程挖方段为K2+600~K2+715~K3+045,长度约445米,基坑上口开挖宽度56。5m,,K2+,槽底标高为451。972,挖方深度为3。591m;K2+713.,槽底标高为449。536m,挖方深度为10m;K3+,,挖方深度为1.769m;挖方最深处为K2+,没有任何的建筑物,管线等。
本工程土方开挖分三次进行,每次开挖深度均为3m,开挖至坑底标高为10m().开坑挖深度范围内的土质:第一层为耕土,褐黄色,稍湿,松散,以粉土为主,植物根系发育。~,~0。70m,~459.35m;第二层为湿陷性黄土,褐黄色,稍湿,稍密,具孔隙,含少量钙质结核。厚度1。10~,层底埋深1.60m~8.60m,层底标高449.77~452.36m;第三层为细砂,褐黄色,饱和,中密,主要矿物成分石英、云母、长石、间夹薄层粉土,分选性较好,。70~,~,~451.06m;第四层为粉土,褐黄色,湿、密实,见云母和氧化物,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40~,层底埋深6.50~14。50m,~448.95m。第五层为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见铁质氧化物,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较高,间夹薄层粉土和细砂。厚度3.30~10。10m,~,~442。27m。第五-①层为粉砂,褐黄色,饱和,稍密,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5.80m,层底埋深15。20~15。50m,层底标高436.96~437。07m;第六层为粉土,褐黄色,湿、密实,见云母和氧化物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刚强度及韧性较低,厚度4。00~9。70m,层底埋深26。20~29。40m,~433。25m。第七层为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钙质结核,见铁质氧化物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较高。该层为勘探终止地层,最大可见厚度为3.80m。稳定水位埋深1.50~,
~,水位变幅约0.50~1。00m.
土方开挖横断面图如下图所示:
三、施工部署
1、土方开挖采取大开挖的形式,采用反铲式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进行开挖,放坡系数分别为1:1。
2、基坑开挖时自南向北分层开挖,挖出的土方均采用自卸汽车运至建设单位现场指定弃土地点。根据挖土机械的情况,土方开挖竖向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深度4m,土方外运至场外;第二步采用机械开挖,土方堆置于建设单位现场指定弃土地点或外运,开挖深度3m;第三步采用机械开挖,土方堆置于建设单位现场指定弃土地点,挖至标高449.836m时停止机械大开挖,~449。536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449.536m,在分步开挖过程中,挖至第二步、第三步时,因土质较软、松散,采用沿基坑中间,铺设一条施工便道,直到两步挖完随时拆除、挖出,便道做法为:600mm厚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