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公诉讼工作中的适用样稿.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公诉讼工作中的适用样稿.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12/2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公诉讼工作中的适用样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公诉工作中适用
刑事政策是国家针对犯罪而采取防治策略,是人类在刑事领域不停发展产物,是社会法制文明程度表现。刑事政策对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动含相关键指导意义,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含有重大影响。一个国家刑事政策是否适时适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处罚和预防犯罪整体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友好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宽严相济是我们党和国家关键刑事政策,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做好刑事诉讼工作,必需要正确掌握和利用党和国家基础刑事政策。从友好社会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并正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友好社会构建含有十分关键意义。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渊源
宽严相济在中国法律文化上可谓源远流长。《周礼·秋官·大司寇》谈到掌建邦国之三典时说:“一曰刑新国用新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意思是多种刑罚轻重能够有所变通,刑罚依据社会情况不一样(新国、平国、乱国)或从轻或从重。这里即使没有宽严相济文字,但内容却表现了宽严相济精神。 
  清代雍正帝曾遗诏说:“然宽严之用,又必因乎其时。”
强调刑罚在利用上宽和严,又必需依据不一样形势而灵活掌握,再次说明刑罚宽严相济,因为社会情况不一样而不相同。 
  从上述引文能够看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思想在中国有着深远历史渊源。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在《论政策》一文中曾提出***和宽大相结合思想,以之指导当初革命依据地对果断***分子、果断***分子和反动派中动摇分子、胁从分子处理。
中国建国早期,依据当初形势,毛泽东主席在肃反问题上曾经提出***和宽大相结合政策。她说:“在这个问题上,必需实施***和宽大相结合政策,即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政策,不可偏废。”随即这一政策也适适用于其它犯罪分子。 
  1956年9月,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汇报中指出:“我们对***分子和其它犯罪分子一贯地实施惩治和宽大相结合政策。”以后,惩治和宽大相结合成为中国基础刑事政策。1979年制订刑法时,立法机关将这一政策列入刑法第一条,该条要求:“中国刑法……依据惩治和宽大相结合政策……制订。”这一政策在审判实践中发挥了主动作用。 
  1983年9月以后,因为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国家开展了“严打”斗争,对严重刑事犯罪尤其强调严厉打击,而忽略从宽一面,所以产生部分问题。于是中央领导同志反复提出:既要坚持
“严打”不动摇,又要重视依法从宽。***书记提出宽严相济,正是我们维护社会治安长久实践经验总结。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基础内容和要求 
相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内容,***同志在讲话中作了概括说明。她说,宽严相济是“指对刑事犯罪区分对待,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制严厉性,又要尽可能降低社会对抗,化消极原因为主动原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又说:“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首先,必需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对严重刑事犯罪依法严厉打击,什么犯罪突出就关键打击什么犯罪,在稳准狠上和立即性上全方面表现这一方针;其次,要充足重视依法从宽一面,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对失足青少年,要继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有条件可合适多判部分缓刑,主动稳妥地推进小区矫正工作。”她说明了宽严相济含义,并对“严”和“宽”两方面作了比较具体叙述。 
  在去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工作汇报中,全部强调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贾春旺检察长在工作汇报中强调指出:在检察工作中“认真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区分对待,对严重刑事犯罪坚持严厉打击,依法快捕快诉,做到该严则严: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未成年人、初犯、偶犯和过失犯,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做到当宽则宽”。 
  据上所述,我认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包含以下内容:该严则严,当宽则宽,严中有宽,宽中有严,宽严有度。
  1.该严则严。即对严重犯罪,依法从严惩处,应该判处重刑,依法判处重刑;应该判处死刑,依法判处死刑直至判处死刑立即实施。农历正月,衡庭汉承包了王兵兵砖厂(洪洞县广胜寺镇曹生村),并经过黑中介以每人350元中介费前后从山西芮城、西安火车站、郑州火车站拐骗30余名民工到砖厂打工。3月至5月衡 庭汉承包砖厂期间,为预防民工逃跑,雇用了衡明阳、赵延兵、刘东生等人负责看管民工,并指使看管人员如发觉有民工偷懒或逃跑,可使用暴力进行殴打。民工天天干活长达14小时左右。晚上30余名民工全部被锁在一个大工棚内,民工上厕所还有专员跟踪看管。为提升生产量,在砖窑灭火很快,砖温还很高情况下,衡庭汉等人就强迫民工背砖出窑,致使民工赵二宝烧伤为重伤,张银磊等3名民工烧伤为轻伤,冯建伟等13名民工烧伤为微伤。赵延兵、刘东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