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经典诵读感言.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典诵读感言.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16/4/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典诵读感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2013 年3月1 日在 xx 八中“道德讲堂”启动仪式上,我选择了陶渊明的“勤学如春起之苗, 不见其增, 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秋, 不见其损, 日有所亏”作为全校教师经典诵读的内容,这不是信手拈来,而是我近段时间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本学期,张 xx 校长主导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构建 QSC 四导七环生态课堂,这需要老师们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自己编写导学案, 制作课件, 熟练运用电子白板, 在不断地发展中提炼出自己的特色, 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这无疑为保八中的再次腾飞创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昔日的天高,今天的八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反思。合作之初的我们,还是软硬件设施相对先进的学校,所以具备了“靓女先嫁”的条件, 老师们渴望在新的理念熏陶下快速成长。合作初期的确彰显了两地优势互补的乘法效应, 天高获取了累累硕果和较高的社会美誉。但由于后期投入明显不足, 设施老化, 现代化教学设备全面匮乏, 在教师培训上明显缩水, 以至于和其他学校有了明显的差异。领导评价说: ”天高的硬件设施连有些农村学校都不如。”“合作八年,感觉天高的变化就是树长高了,人变老了,其他的都没变。”外派参加学科竞赛的老师获得了较高的荣誉,却被评价“对电教设备使用不熟练”(学校本来就没有电子白板,怎么会熟练? ); 外出去参加学科活动的老师只能聆听他人对如何运用电教设备进行新课改侃侃而谈,莲~山课件而自己却插不上言……每每听到这样的反馈, 都会让作为本地干部的我们痛心不已……八年间,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大大增加, 隆阳教育设施大为改善, 而我们错过了一个发展的机遇期。学校回归了,党委政府给了大力支持,重点帮扶学校发展。短短三个月,校长兑现了每人一本笔记本电脑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