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案例名称
《爱因斯坦小时候》教学设计
科目
小学语文
教学对象
五年级
提供者
课时
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写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对科学发生兴趣及手工课上做小板凳的故事。第一自然段写了爱因斯坦是科学家,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喜欢做动脑筋、花力气的事情。第二自然段写爱因斯坦五岁时玩一个指南针,引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第三自然段写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手工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嘲笑他制作的小板凳的作业。第四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老师解释的一番话,老师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无论做任何事,不管结果怎样都要尽力去做。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能看课文插图,说写一段话。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爱因斯坦喜欢动脑筋、做事认真的精神。
能力目标:让学生懂得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手(口)语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学习图文结合课文的方法。
2、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短,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民主、协作、自主的实践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富于童趣,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我班学生的阅读水平,我准备采用逆读法,自学指导法和表演朗读法来组织教学,同时还采用了观察法、划注法,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直接引出结果,由结果探索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在具体的声色环境中愉快地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我准备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方法来组织教学,由果探因,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把句子说完整,说通顺,说连贯的能力。
1、破题入手,整体感知 因为课前布置了预习,加之课文内容较浅显,学生基本能了解课文内容。所以,一上课我就围绕课题,直接切入课文内容:“群鸟”指谁?“学艺”是什么意思?向谁学艺?怎样学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叙述,运用FLASH课件把课文内容演示一遍,由于儿童好奇心强,对直观的东西感兴趣,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2、突出结果,逆读探究
根据教材特点,我选准学艺结果作为“突破口”,巧妙切入,逆读学习,因此在读了课文最后一段后,抓住三种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思考:爱因斯坦为什么对科学发生了兴趣,老师为什么不喜爱爱因斯坦?
这样就设置了悬念,学生便会产生弄清其中原因的欲望,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检查。
1、检查作业。
2、听写词语。
伟大 一枚 糟糕 态度
3、板书课题: 4 爱因斯坦小时候
1检查作业
2听写
巩固上节课学习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