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植物配置选配品种介绍.doc

格式:doc   大小:4,041KB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植物配置选配品种介绍.doc

上传人:sunhongz2 2020/12/6 文件大小:3.9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植物配置选配品种介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金国际温泉植物配置选配品种介绍室外
室外温泉种植适宜聊城地区生长的植物。
作用: 提高景观观赏性,减弱噪声,美化环境,围定场地,划分空间,屏障或引导视线于景物焦点等作用。
原则: :植物配置相得益彰有层次感分高,中,低三个层次。。
:常绿为主,花树点缀,有色彩,有香味。
:选用叶片光滑,无毒无刺。
:温泉池周围不种植落叶类植物,落叶类植物少量种植,并离温泉池有一定距离。

一竹类
苦竹



种 名: 唐竹
学 名: Sinobambusa tootsik(Sieb.)Makino
四季竹,苦竹,疏节竹 别 名:
禾本科 科: 属: 唐竹属

形态特征
唐竹属,竹秆高7m,径3~4cm.,节间圆筒形,长可达80cm,无毛,新秆绿色,节下有白圈。解箨后在箨环上留有棕色毛圈。箨鞘初长方形,略带淡红棕色,外被棕褐色刺毛,边缘具纤毛。箨耳卵状至椭圆状,箨舌高4mm,弓状突起。箨片绿色,披针形至长披针形,边缘有稀锯齿,易落。笋期5月,苦味,可食用。有清热去毒的功效.
园林用途 此竹生长密集、挺拔,姿态潇洒,常作庭园观赏。
本属特征:地下茎为单轴型或复轴型。秆直立,节间于分枝一侧具沟槽,秆之中部的分枝于每节3枚,有时上部的分枝较多,广开展。秆箨早落或有时迟落,革质或厚纸质,常无箨耳及鞘口繸毛。叶片条状披针形,侧脉4—5对,小横脉明显。总状花序简短,常单独地侧生于顶部具叶小枝的节上,通常小穗2—3(—6),花序轴无明显的节,小穗柄基部常托以膜质小形的苞片;小穗含多花;颖1—3,稀可较
本属生境:生于山坡、林下或山谷中。常成片生长。海拔40—1500米。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本科概述:该科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约有660属,9000种,广布于全世界。我国约有230属,1500种,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 15属为我国特有属。






斑竹


斑竹
学名: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deae Keng Wen
形态特征:散生竹。秆高7-13m,径3-10cm。秆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著名观赏竹。与原变种之区别在于秆有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
淡竹



学 名: 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

别 名: 粉绿竹(江苏)、花斑竹(河南)、红淡竹(浙江)。

科 属: 禾本科 刚竹属
形 态: 中型竹,主干高6—18米,直径约25毫米或更大。梢端微弯,中部节间长30-40厘米 ,新竿蓝绿色,密被白粉;老竿绿色或黄绿色,节下有白粉环。竿环及箨环均稍隆起,箨鞘淡红褐色或淡绿色,有紫褐色斑点,无箨耳及遂毛。箨舌紫
色;箨叶带状披针形,绿色。每小枝2-3叶,叶片披针形,长8-16厘米,-。叶背基部有细毛,叶舌紫色。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
<br原地、低山坡地及河滩上。竹竿坚韧,生长旺盛。
分 布: 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间以及陕西秦岭等地,生长于丘陵及平原,尤以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为较多。繁殖:通常采用移植母竹造林,早春或霉季移竹,较易成活。发笋率很强,栽培管理较容易。
罗汉竹



拉丁名:
Phyllostachys aurea Carr. ex A. et C. Riviere
名:人面竹 别 形 态:散生竹。秆高3~5m,径2~3cm,部分秆的基部或中部以下数节极为短缩而呈不对称肿胀,或节间于节下有长约1cm的一段明显膨大。
用 途:竹秆畸形多姿,为优良园林观赏竹种,秆可作手杖、伞柄、钓鱼竿等工艺品,笋味美。
分 布:黄河流域以南均有分布和栽培。
科 属:箣竹超族倭竹族刚竹亚族刚竹属刚竹组 形态特征][
罗汉竹杆高3—8米,径2--3厘米,劲直,下部节问畸形缩短,节间肿胀。节环互为歪斜,甚为奇特,杆中部节间正常,新杆绿色,老杆黄绿色,节间长15--20厘米。箨叶带状披针形、下垂,每小枝着叶2--3片,竹姿奇异。笋期4--5月。(见图3--1)
]性 习[
主产亚热带地区,性较耐寒。安徽、江苏、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