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2021年2021年脾胃系病证泄泻.ppt

格式:ppt   大小:45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2021年脾胃系病证泄泻.ppt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12/6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2021年脾胃系病证泄泻.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泄泻
学****目标:
,辩证论治。


脾胃系病证泄泻
2020/12/6
1

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泄”,如水之泄,其势缓慢,“泻”,指暴注下迫,发病急骤,二者有缓急轻重之分,统称泄泻。
脾胃系病证泄泻
2020/12/6
2
二、沿革
1、《内经》中关于本证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溏泄”、“鹜泄”等记载,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
2、《医宗必读》为本病治疗设有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
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脾胃系病证泄泻
2020/12/6
3

1、病因:
(一)、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有“无湿不成泻”之说。
(二)、饮食所伤: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致使宿食内停,滞碍肠胃,影响脾胃之运化;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则损伤脾胃,致使水谷精微不能输布,水湿内停,而发生泄泻。
脾胃系病证泄泻
2020/12/6
4
(三)、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复因情志影响,忧思恼怒则伤脾,致使脾胃气机失调;恼怒伤肝,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伤则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四)、脾胃虚弱:脾阳不振则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至水谷停滞,并入大肠而泄泻。
(五)、肾阳虚衰:泄泻日久不愈,损伤肾阳,肾阳受损又可影响脾阳之不足,致成脾肾阳虚,则泄泻缠绵不止。
脾胃系病证泄泻
2020/12/6
5
2、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因湿盛而致脾病者,多为急性腹泄(暴泻);因脾虚而后湿滞者多为慢性腹泻(久泻)。
3、病理机制为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脾胃系病证泄泻
2020/12/6
6




1、辨证要点
(一)辨虚、实、寒、热
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
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多属寒湿之证;
粪便黄褐,味臭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湿热症。
脾胃系病证泄泻
2020/12/6
7
(二)泄泻与痢疾的区别
不 同
相 同
泄泻
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痢疾
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脾胃系病证泄泻
2020/12/6
8
(三)治疗
1. 实证----祛邪
风寒:疏解 食滞:消导
湿盛:分利 暑热:清化
2. 虚证------扶正
中气下陷:升提
中阳虚衰:温补
久泄不止:固涩
3. 初起:慎用补涩
久泄:慎用分利
脾胃系病证泄泻
2020/12/6
9
2、分型证治
(一)感受外邪.
(1)寒湿泄泻
症状: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寒湿困脾,清浊不分,并走大肠。
腹痛肠鸣—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
脘闷食少—脾阳被遏,健运失司
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风寒外束
苔白腻,脉濡缓—寒湿内盛之征
脾胃系病证泄泻
2020/12/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