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村级道路硬化实施方案(共5篇).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村级道路硬化实施方案(共5篇).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0/12/6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村级道路硬化实施方案(共5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村级道路硬化实施方案(共5篇)
篇:镇村道路硬化实施方案镇 村街巷硬化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晋政发【2011】17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根据区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镇 村街巷硬化全覆盖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委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 兼任。
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工程标准
,水泥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16厘米;,厚度不小于12厘米;街道以水泥碎石砾石混凝土为主。
主要街道应设置基层或垫层,基层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可选择砂砾或水泥稳定砂砾作垫层或基层,厚度在8-15cm之间,要经机械碾压压实。水泥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25级,抗压强度达到215mpa。
实施办法
(一)组织保障
1、村委要成立农村街巷硬化覆盖工程领导组,由村委
“一把手”负总责。
2、村委要成立巡查、监督领导机构,负责本村街巷硬化工程的建设程序、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成立监督机构,对本村的街巷硬化工程从路基处理到备料、硬化、养护等全过程监督。
(二)规范程序
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坚持“一事一议”制度,确立项目法人,搞好规划设计,把好施工队伍关,把好材料进场关,把好质量检察关。
四、管理措施
1、科学规划设计,严格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覆盖面广、标准适中、规范运作、节约资金”的原则,把街巷硬化工程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与村通水泥(油)路结合起来。在建设标准上,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又要严格最低标准,努力做到街道宽畅、巷道连通。在路面结构上,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节约成本”的原则,只要达到最低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石砌、砖砌等各种硬化路面均可选用。
2、加强技术指导,搞好业务服务。严格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指导意见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施工指导意见》等规范文件,搞好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交通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在建设过程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技术交流活动。
3、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安全。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和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规范文件要求,加强对工程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和质量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把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技术性强、社会关注高,村委会要切实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此项工程,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2、明确目标,责任到人。村委会有关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做到规划具体到人,任务明确到人,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村板报、广播喇叭、标语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第2篇:村级道路硬化项目建议书**镇**村道路硬化工程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村道路硬化工程
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村委会
4、项目负责人:
5、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为村组硬化道路,。
6、项目概述:**镇**村硬化道路位于**村委会南侧,由于等级低、线形差、路面窄,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十分不便,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硬化***道路,是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完善路网,满足交通运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位于**镇**村,原道路均为七八十年代修建村组道路,线路等级低、线形差、路面窄,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项目的实施将大大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等级,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2、项目的建设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该道路比较狭窄,每遇大雨天气,道路泥泞,学生上学难,群众行路难,车辆出行不便,严重影响了该村村民农业生产资料及农副产品运销,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彻底解决该村群众行路难、发展难等问题,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硬化**村道路势在必行。
3、项目的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本项目位于**镇境内,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