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7
文档名称:

沟槽基坑挖.pptx

格式:pptx   大小:7,861KB   页数:2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沟槽基坑挖.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0/12/6 文件大小:7.6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沟槽基坑挖.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单元二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概述
一、工程量意义
工程量是以自然计量单位或物理计量单位表示的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工程数量。
正确计算工程量,其意义如下:      1、工程计价以工程量为基本依据,因此,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以及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      2、工程量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组织现场劳动力、材料以及机械的重要依据。      3、工程量是施工企业编制工程形象进度统计报表,向工程建设投资方结算工程价款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量计算顺序
为了避免漏算或重算,提高计算的准确程度,工程量的计算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1、单位工程计算顺序 :单位工程计算顺序一般按计价规范清单列项顺序计算。
2、单个分部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
(1)按照顺时针方向计算法。
(2)按“先横后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计算法。
(3)按图纸分项编号顺序计算。
(4)统筹法计算工程量
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基本要点:
1)统筹程序、合理安排 工程量计算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关系着计量工作的效率高低,进度快慢。
2)利用基数、连续计算 是以“线”、或“面”为基数,利用连乘或加减,算出与它有关的的分部分项工程量。
3)一次算出、多次使用 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不能用“线”、“面”基数进行连续计算的项目
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步骤 :
① 外墙中线长
外墙中线长用表示L中表示,是指建筑物外墙中心线长度之和。
计算公式:L中 = L轴 + 8 ×(轴线距外墙中心线之距)
式中:L轴—外墙轴线长度之和(周长)。
② 内墙净长
内墙净长用L内表示,是指建筑物内墙净长度之和。
利用L内可计算的工程量 表2-0-2
基数名称
项目名称
计算方法
L内
内墙基槽
V=( L内-调整值) ×基槽断面积
内墙基础垫层
V=( L内-调整值) ×垫层断面积
内墙基础
V=L内×基础断面积
内墙体积
V=( L内×墙高-门窗面积) ×墙厚
内墙圈梁
V=L内×圈梁断面积
内墙基防潮层
S= L内×墙厚
③ 外墙外边线
外墙外边长用L外表示,是指建筑物外墙外侧边的长度之和。
利用L外可计算的工程量 表2-0-3
基数名称
项目名称
计算方法
L外
人工平整场地
S= S底 + L外×2 + 16
散水
S= L外×散水宽+ 4×散水宽2
明沟
L= L外 + 8×散水宽 + 4×明沟宽
挑檐
V=( L外 + 4×挑檐宽) × 挑檐断面积
女儿墙
V=( L外 - 4×女儿墙厚)×女儿墙高×女儿墙厚
外墙脚手架
S= L外×墙高
注:S底为建筑底层面积
④ 建筑底层面积
建筑底层面积用S底表示。利用S底可以计算的工程量如表2-0-4所示。
⑤ 常用构件一次算出,统计成册
利用S底可计算的工程量 表2-0-4
基数名称
项目名称
计算方法
S底
人工平整场地
S= S底 + L外×2 + 16
室内回填土
V=( S底 – 墙结构面积) ×厚度
地面垫层
V=( S底 – 墙结构面积) ×厚度
地面面层
S= S底 – 墙结构面积
天棚抹灰
S= S底 – 墙结构面积
屋面防水卷材
S= S底 – 女儿墙结构面积 + 四周卷起面积
三、工程量计算依据与顺序
(一)、工程量计算依据
(二)工程量计算顺序
1、按施工顺序计算
2、按定额顺序计算
3、按图纸拟定一个有规律的顺序依次计算
四、工程量清单编制的程序
五、工程量清单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