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木材莫桑 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木材莫桑 资料.doc

上传人:ttddou01 2016/4/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木材莫桑 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莫桑比克木材出口现况发布日期: 2005-02-22 信息来源:驻莫桑比克使馆经商参处莫桑比克木材主要产于莫桑比克中部的索法拉省、北部的楠普拉省和德尔加多角省,材质较好的木材主要为红木和黑木。目前有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地区的几个较大的公司在北部收购木材,多销往我国内地。内地也有人在莫收购木材,基本上是个体经营,多来自广东、浙江。莫桑比克本地公司尚不具备规模出口木材的能力。莫桑比克政府对木材的砍伐正在逐步规范, 规定伐时必须同时补种同等数量的新树。而且除一级原木外,其他用于建筑的木材不允许出口原木,伐木企业必须建立木材加工厂, 将原木加工成板材再出口。目前原木在产地的收购价大约为 240-300 美元(红檀木),黑木的价格约为 500 美元/ 立方。鸡翅木约为 180-200 美元/ 立方。木材至国内的运费约 70 美元/ 立方,当地海关收取木材关税 80-100 美元/ 立方,收取手续费 10 美元/ 立方。中远香港公司与在北部城市彭巴和楠普拉经营木材的公司有协议, 基本上每两月一个航班,采用半班轮条款运输,运输量每班 5-6000 立方。据我统计, 2002 年我从莫进口木材 1,817 万美元,近 7 万立方,占我进口总额的 84%; 2003 年我从莫进口的木材占进口总额的 99% 。品种主要是我市场短缺的装修用木材。陈骏:独闯莫桑比克 2010-10-18 11:32:20 【大中小】【打印】【我要评论】莫桑比克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南部,在这个国土面积为 801600 平方公里的非洲风情国家里, 大约居住着 1920 多万的人口。与大多数炎热、干燥的非洲国家不同,莫桑比克气候温和,少涝旱灾害,充沛的阳光和稳定的气温最适合腰果树的生长,腰果给莫桑比克人带来可观的财富,莫桑比克也因此成为“腰果之乡”。风光旖旎的莫桑比克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游客前往观光度假,而当地良好的发展环境,则吸引了众多有创业梦想的人们相继落户于此,这其中不乏勤劳聪明的中国人。 2006 年, 对于在莫桑比克北部的楠普拉省中生活工作的几十位华人来说, 无疑是值得欢欣庆贺的一年。这一年, 楠普拉华人华侨联谊会正式成立,为 30 多位远离家乡的华人建立起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这样一个联络感情、交流经验的平台,把 30 多位长年累月在外漂泊打拼的当地华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精神慰藉, 驱散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落寞感, 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开创更精彩的人生。近日,《潮商》杂志记者采访了莫桑比克北部楠普拉华人华侨联谊会会长、莫桑比克陈氏集团公司总裁陈骏先生。作为前期到达莫桑比克的华人,陈骏走过的道路虽不平坦,却十分精彩,予人启迪和鼓励。结缘莫桑比克开创崭新人生“到过非洲的人不多, 大多数的人对非洲的了解只能从电视镜头中获取, 在若干年前, 不少人甚至不知道南非是一个国家, 而认为南非就是南部非洲。提起莫桑比克, 人们可能更加陌生, 也许 10 个人中有 8 个人不知道在哪里”, 陈骏的一番幽默轻松的开场白, 将异国他乡奋斗打拼的艰辛, 隐藏在了乐观爽朗的性格背后。“以往, 非洲留给人们的印象, 不外乎是‘酷热难耐’、‘贫穷落后’、‘黑人众多’等字眼, 而近些年来, 随着中非论坛的召开、南非世界杯的举行, 以及上海世博会中非洲展馆的开放,人们对非洲的印象逐步有了改观……”陈骏的家乡是汕头市澄海区,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科技管理专业的陈骏, 90 年代末期, 因为一笔生意的失败后,原本打算前往美国继续学****深造,但最终却走进了非洲,从此与莫桑比克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我哥哥的一位朋友建议我另辟蹊径, 他向我推荐莫桑比克是个不错的发展区域, 在向他了解了当地的相关情况之后,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尽管路途十分遥远,但一来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还可以, 与外国人沟通交流不存在问题; 二来我之前也去过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自己的出国经验及适应能力还是有信心的。”于是在 1999 年,怀揣着创业***与梦想的陈骏,登上了前往莫桑比克的班机。到达莫桑比克之后,陈骏对当地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调查和了解,很快确定了自己第一笔生意的方向——电池行业。凭借着年轻人身上的一股敢拼敢冲的精神,陈骏亲自联系好了电池厂,并订下了两个货柜,每个货柜货值 2 万左右美金。在刚开始的时候,陈骏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公司,而是以朋友公司的名义去订货。不久之后,陈骏多了一位亲密的合作伙伴——从香港过来的表弟,由此增加了不少信心和勇气, 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 决定自己注册公司做生意。抱着“越落后越能发展”的信念,陈骏和表弟开始信心勃勃地“大展拳脚”。“我们进了一批大号电池,销量很好,一个多货柜的电池被印度商人买下了, 赚了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