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显微绘图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件性能。
(2)掌握低倍镜/高倍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掌 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3)掌握显微绘图的基本方法
(4)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细胞的基本共性和特性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
二、仪器设备及材料
1. 光学显微镜/显微照相系统(带油浸物镜)
2. 目镜测微尺及镜台测微尺
3. 香柏油、二甲苯
4. 永久装片、擦镜纸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
普通生物显微镜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
显微照相系统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
三、显微镜的构造
1.机械部分
支持和调节光学系统
Charge-coupled Device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
三、显微镜的构造
2.光学系统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
三、显微镜的构造
3.显微镜的能力
显微镜的能力是质量和性能的标志。能力包括分辨率、放大率、焦点深度和视场宽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分辨率。
R:分辨率(分辨的两个点的最短距离), R值愈小,分辨率越大。
λ:照明光线的波长(可见光平均波长 约550nm)。
.:物镜的镜口率
n:物镜和被检物体之间介质的折射率
α:物镜的镜口角(从物镜光轴上的物点所发出的光线与物镜前透镜有效直径边缘所张的角度)。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
表1 在550nm光波下不同物镜的分辨距离
放大倍数(×)
10
40
100
镜口率(.)
分辨距离(d)
1μm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
科勒照明
优点:视场照明均匀,样品不受热,不产生耀眼眩光,影像清晰。
1893年德国杰出的学者August Kohler提出柯勒照明法。其具体做法:在光源与聚光器之间,加放一光源聚光镜和视场光阑,光源聚光镜把光线集成光锥,使光源灯成像于聚光器的孔径光阑平面处。同时,聚光器又使视场光阑成像在样品平面处。由此充分地利用了照明光源,使点状的光源达到较大的照明,从而使样品得到均匀的照明,并防止了高温。这对显微摄影和镜检观察至关重要。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