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名词解释: 1.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及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地理标志权等其他知识产权。 2. 作品: 作品是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法所称作品, 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3. 邻接权:邻接权是与著作权相关的、类似的权利,通常指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在传播作品的活动方面因劳动和投资而享有的权利。 4. 专利权: 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5. 商标权: 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 6. 著作权: 是指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它是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 7.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强制许可又称为非自愿许可, 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法律规定, 不经专利权人的同意, 直接许可具备实施条件的申请者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行政措施。 8. 专利优先权: 专利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 又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其在后申请以第一次专利申请的日期作为其申请日,专利申请人依法享有的这种权利,就是优先权。 9. 职务作品:是作为雇员的公民为完成所在单位的工作任务而创作的作品。 10. 职务发明: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二、简答题 1 知识产权的特征 1. 权利客体是一种无体财产。知识产权的客体不是有形物,而是知识、信息等抽象物。即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 2. 权利具有地域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 按照一国法律获得承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 只能在该国发生法律效力,而不具有域外效力。 3. 权利具有时间性。知识产权有一定的有效期限, 无法永远存续。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知识产权受到保护, 超过法定期间, 相关的智力成果就不再是受保护客体, 而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为人们自由使用。 4. 知识产权具有法定性, 知识产权法既是制度文明的典范, 也是激发创造力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加速器。 2 授予专利权的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消极条件:一、违背法律、社会公共秩序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不授予专利, (一)违反国家法律; (二)与公秩良俗相抵触; (三)发明创造本身虽然不违背法律,也无害于公共秩序,但从该发明的构成或效果看,如果将其公诸于世, 任何人都可看出它可用于某种非正常领域,且可能对社会构成较大危害。二、科学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 1 、发现只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非创造,所以它不是发明; 2 、不具有可操作性; 3 、垄断科学发现是违背专利法促进技术进步的宗旨的。三、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智力活动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没有利用自然规律,自然也就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故不能被授予专利。四、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 1、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本身没有利用自然规律; 2、疾病诊断和治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