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创新设计预习作业-政治论文
创新设计预习作业
单茹茹
/
摘 要: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设计好预习作业既有助于学生自主学 习,也有助于教师“以学定教”。在教案实践中,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导图式、 拓展探究式、体验实践式等三种形式的预习作业,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 力,提高教案实效。
关键词:预习作业 创新设计 自主学习单茹茹,女,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 院,中学高级教师。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预习作业 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课前有目的地阅读和思考,尝试初构知识和梳理疑难,为课 堂学习做好铺垫;也有助于教师通过预习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困 难,进而在课堂上有针对地开展学习指导,提高教案效率。因此,一份好的预 习作业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中学习要点,并隐含着学习方法的指导以 实现上述功能。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我市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 尝试以导学案的形式支持学生预习。在导学案中,他们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 主旨,改变传统预习作业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呈现轻方法指导、重书本经验 轻学生实践体验的做法,创新设计预习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以
《文化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予以阐述。
一、变单一填空为思维导图式作业
阅读课本并完成相关填空是预习作业的常见形式。这一做法对学生课前初识 教案内容,概览知识要点确有成效,但由于形式单一,内容照搬课本,长此以
往抑制了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空 间。为激发主动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并指导学习方法,教师在预习作业变革中 设计了两种类型的思维导图作业。
类型一:关键点思维导图。关键点即学生学习的重点或难点。教师根据这些 关键点设计成有指示性的思维导图,将课本中相对繁复的文字内容转换成简明 直观的图画。学生在完成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不是机械 的摘抄填空。借助于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能掌握接收、理解、存储、提取信 息的有效方法,从而提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文化 创新的途径”为例,讨论“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的片面性是本 框教案的发展要求,而教材中的相关概念采用了混合式的表述,因此该内容有 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将该内容设计成了“坐标式思维导图”预习作 业:
这一设计不同于传统填空式的预习作业,它包含着对学习难点的预判以及思
维方法的要求。一方面,它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验,是思维转换的一次演 练;另一方面也易于暴露学生的认知困惑,帮助教师通过预习作业预知学情。
WMPjWWWT 守旧主A, MW主* 民Bus无主久 历业鑫盘主牛厠ft
幷制轴\ LIE屮仲山为时川的弭也怕BTT嘩・
类型二:整体性思维导图。画出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梳理逻辑主线、统揽 课本知识是政治课教案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通常在课后作业或复习课上使 用。在变革中,教师将画出结构图的学习任务前置为预习作业“请在阅读本框 内容后画出一张涵盖主干知识的整体性思维导图”。教会学生如何画图是这一 预习作业能否发挥功效的关键。教师事先通过“提供示例一一解说画图方法一 —学生尝试一一典型思维导图作业点评”的步骤予以指导。经过至少三次尝试 和点评后,学生基本能掌握画图方法即“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