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碳酸盐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结构分类
主要以粒屑、胶结物、基质三种组分进行结构分类,按每种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划出岩石类型,再此基础上,再据粒屑类型作进一步细分,并予以综合分类命名。
2、结构命名原则
(1)采用<10%、10-25%、25-50%、>50%的几个界线。
(2)若粒屑<10%就不参加定名;粒屑10-25%为含粒屑xx岩;粒屑25-50%,则叫粒屑xx岩;粒屑>50%者叫xx粒屑岩。
(3)命名原则是含量多者在后,少者在前。
以灰岩具体说明
(1)粒屑总量>50%时,以粒屑的名称作为主要结构名称,以胶结物(或基质)为次要结构名称。将“次要”+“主要”结构,二者构成岩石总结构名称。
a、某种粒屑在粒屑总量中占有优势时,可直接以此粒屑名称作为主要结构名称,其它少量粒屑不参加命名。
示例:砂屑51%、生物9%、亮晶8%、泥晶32%,定名—泥晶砂屑灰岩。
b、有两种含量近似的粒屑联合在粒屑总量中,占优势时,则以该两种粒屑联合作为主要结构名称。采用少者在前,多者在后命名之。
示例:鲕粒30%、生物36% 、砂屑9%、亮晶25%,定名—亮晶鲕粒生物灰岩。
c、粒屑中没有那一种含量占优势时,则主要结构名称统称为“粒屑”。
示例:生物22%、鲕粒25%、砂屑20%、泥晶25%、亮晶8%,定名—泥晶粒屑灰岩。
(2)粒屑总含量为25-50%,粒屑作为次要结构名称,基质作为主要结构名称以主要在后,次要在前进行命名。
a、粒屑:其中一种含量在25-50%时,便以此为次要结构名称。
示例:砂屑40%、鲕粒5%、粉晶55%,定名—砂屑粉晶灰岩。
b、粒屑中没有那一种含量在25-50%者,而其总含量达到时,采取少者在前,多者在后命名。
示例:鲕粒22%、砂屑20%、泥晶8%、粉晶50%,定名—砂屑鲕粒粉晶灰岩。
(3)粒屑含量为10-25%时作为次要结构名称,以基质作为主要结构名称,二者组合起来,采用少者在前,多者在后,构成岩石的总结构名称,并在次要结构名称之前冠以“含”字表示。
a、粒屑中一种含量偏高时,可以此为次要结构名称。
示例:砂屑20%、生物5%、粉晶75%,定名—砂屑粉晶灰岩。
b、粒屑中没有那一种含量占优势时,则次要结构名称统称“粒屑”。
示例:砂屑9%、鲕粒8%、生物7%、微晶75%,定名—粒屑微晶灰岩。
(4)粒屑含量<10%时,粒屑不参加命名,以晶粒级别作为主要结构名称。
a、如其中一种晶级占优势时,以此作为总结构名称。
示例:鲕粒6%、粉晶9%、微晶85%,定名—微晶灰岩。
b、如是以两个含量近似的晶粒级联合占优势,则同时参加命名,且少者在前,多者在后。
示例:砂屑7%、粉晶45%、细晶48%,定名—粉-细晶灰岩。
c、如为三个含量近似的晶粒级别,则总结构名称为“不等粒”。
示例:粉晶30%、细晶33%、中晶37%,定名—不等粒灰岩。
泥晶白云岩 micritic clolomite
【组成与结构】以白云石为主,可占总量80%左右,其次为黏土矿物、方解石、石膏、硬石膏、重晶石等。矿物以泥晶出现,,在显微镜下呈模糊不清的阴暗微粒状集合体。泥晶白云岩为微晶质结构,块状和条带状构造。
【物化性质】灰黑色、灰黄色。致密、坚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