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热处理检验方法和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热处理检验方法和规范.doc

上传人:282975922 2020/12/10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热处理检验方法和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热处理检验方法和规范
金属零件的内在质量主要取决于材料和热处理。因热处理为特种工艺所赋予产品的质量特性往往又室补直观的内在质量,属于“内科”范畴,往往需要通过特殊的仪器(如:各种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各种力学性能机)进行检测。在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中,要求对机械产品零部件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一切影响因素实施全面控制,反映原材料及热处理过程控制,质量检验及热处理作业条件(包括生产与检验设备、技术、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均要求控制,才能确保热处理质量。
一、硬度检验:
通常是根据金属零件工作时所承受的载荷,计算出金属零件上的应力分布,考虑安全系数,提出对材料的强度要求,以强度要求,以强度与硬度的对应关系,确定零件热处理后应具有大硬度值。为此,硬度时金属零件热处理最重要的质量检验指标,不少零件还时唯一的技术要求。
1、常用硬度检验方法的标准如下:
GB230 -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合并了GB1818 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
GB23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4340-2000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合并了GB4342 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5030 金属小负荷维氏试验方法)
2、待检件选取与检验原则如下:
为保证零件热处理后达到其图纸技术(或工艺)要求,待检件选取应有代表性,通常从热处理后的零件中选取,能反映零件的工作部位或零件的工作部位硬度的其他部位,对每一个待检件的正式试验点数一般应不少于3个点。
通常连续式加热炉(如网带炉):应在连续生产的网带淬火入回火炉前、回火后入料框前的网带上抽检3-5件/时。且及时作检验记录。
同时,若发现硬度超差,应及时作检验记录。同时,若发现硬度越差,应及时进行工艺参数调整,且将前1小时段的零件进行隔离处理(如返工、检)。
通常周期式加热炉(如井式炉、箱式炉):应在淬火后、回火后均从料框的上、中、下部位抽检6-9件/炉,且及时作检验记录。
同时,若发现硬度超差,应及时进行工艺参数调整,且将该炉次的零件进行隔离处理(如返工、逐检)。
通常感应淬火工艺及感应器与零件间隙精度调整,经首件(或批)感应淬火合格后方可生产,且及时作检验记录。
3、硬度测量方法:
,见下表1:



压头要求 预载荷/N 总载荷/N 保荷时间试验类别 硬度范围 /S
mm
29421 钢球 ∮10mm140-450HB 7355
∮5mm钢球 (要求P=30 布氏硬度D) 21839 ∮
10-15
无 P:总载荷/N
9807 10mm∮钢球/mm
:钢球压头直径D140HB 4-2452 (要求P5mm∮钢球 =10)
D2613 ∮钢球
°金刚石圆锥12070588
-85HBA 体30-100HR洛氏硬度 98 ∮钢球980 10
B
°金刚石圆锥1201471
20-67HBC 体70-
N
120°金刚石圆锥42- 表面洛氏硬度 8
N 体20- N
分为常规维氏硬123:总载5100/kg
:°金刚石四载14-1000HV
10
3

::
5.

,硬度试验方法与试验力的一般选择,见表2:

表面硬度测量方法
有效硬化层深度
采用标准 实验力,N
≤ GB4340 ≤
- >-
GB43400
>-
GB4340
>-
标尺GB230(15N或30N) GB4340
>-
->
GB230(A标尺)
或标尺GB230(A-> 或C) >
CGB230(标尺备
、零件图纸硬度标注与实际硬度试验方法相对
、硬度测量时,若载圆柱面或球面上测量应按各自标准的规定进行硬度值修约

,见小表3:


热处理类别 表面硬度测量方法GB231